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練爬行有利寶寶身心發育

爸爸媽媽可在寶寶出生後至3個月內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其抬頭的能力, 幫助寶寶練習爬行

爬行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但有些愛乾淨的家長擔心地上細菌多, 寶寶在上面“摸爬滾打”容易接觸到細菌不安全, 所以不太願意讓寶寶爬。 還有的家長更覺得寶寶會站會走就可以了, 至於會不會爬沒多大關係。 兒保科專家提醒, 爬行動作雖簡單, 但對促進寶寶肌肉、骨骼甚至是大腦的發育乃至身體器官的協調性都有好處。

寶寶爬行好處多

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分析說, 爬行動作雖然簡單,

Advertisiment
但它對寶寶的好處卻是多方面的。

首先, 爬行時寶寶頭頸抬起, 胸腹離地, 要用四肢來支撐身體的重量, 寶寶的胸、腰、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因此得到鍛煉, 進而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 更為站立和行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 寶寶躺著、坐著、趴著時, 能得到的外界刺激還比較有限。 如果學會爬行, 寶寶會尋聲做轉頭、抬頭的動作, 同時還會觀察到遠處的物體, 並為之做出相應的反應, 這些感官的刺激, 均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和智力開發。

第三, 寶寶爬行時, 在父母的提示下不斷地修正對物體的定位和運動方向, 不僅有助增加親子間的互動, 享受爬行的樂趣, 還有利於寶寶前庭平衡的發育, 提高寶寶對感知信號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Advertisiment
加強其手、腳、眼等各個身體器官的協調性。

第四, 寶寶在爬行過程中不斷探索周圍世界, 有助於激發其觀察、瞭解外界事物的欲望, 培養好奇心, 在以後的成長中更樂於探索。 而且, “摸爬滾打”也有助於鍛煉寶寶的意志和膽量, 有利於自信心和個性的培養。

三招引導寶寶學爬行

既然爬行有那麼多好處, 爸爸媽媽們該如何引導寶寶在適當的時候開始實踐爬行這一課呢?專家支招如下:

第一招:3個月內多練習趴著

爬行需要胳膊、腿、手、腳、頸等部位的互相配合。 建議爸爸媽媽們可在寶寶出生後至3個月內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其抬頭的能力。 訓練時, 可讓寶寶趴臥在鋪著墊子的地面上, 然後將其小胳膊肘支撐起來, 適當多趴會有助於增強其手臂的肌肉力量,

Advertisiment
為以後學爬行做好準備。

第二招:借點力助寶寶學爬行

等寶寶趴穩了, 月數大些可讓其俯臥在床上, 爸爸媽媽用手掌頂住他的小腳板。 這時, 寶寶會蹭著爸爸媽媽的手往前挪動。 開始時可能整個小身子還不能抬高, 爸爸媽媽可從旁邊扶住其身子助其前行, 等其力氣夠了, 手和腳可以匍匐前進了, 就只扶住身子讓其學習往前挪動。 這類練習做多了, 等寶寶能逐漸將胸部、腹部抬起來, 並學會膝蓋和手掌一起協調用力時, 爸爸媽媽就可以放手讓其自己爬了。

第三招:給寶寶增加爬行趣味

等寶寶基本學會爬行後, 爸爸媽媽們可想法辦幫其增加點爬行的趣味性。 比如, 可在客廳一角或房間的地板鋪上地墊,

Advertisiment
在寶寶前面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引他爬過去抓, 待其爬行能力提高後還可讓他嘗試不同的爬行方法, 如改變方向爬、轉身爬、斜面上爬上爬下, 從障礙物上面或下面爬過、爬臺階等。 不過, 在爬行過程中, 一定要盯緊寶寶, 做足安全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