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S二胎生子昏迷進ICU 產後媽媽們對自己進行呵護了嗎

Advertisiment

39歲大S昨天產下第2胎兒子, 今天她被傳因施打過量麻醉藥來降低生產疼痛, 導致癲癇發作, 住進加護病房, 對此, S媽解釋:“打麻醉藥劑量是一定的, 沒有過量, 但大S在生產前因為太痛而暈倒, 導致癲癇發作, 昨天是有住進加護病房, 她今天已經清醒, 轉進普通病房, 人平安沒事了, 謝謝大家關心。 ”

大S經歷驚險的時刻, 汪小菲則在朋友圈報平安, 並曬出兒子的腳ㄚ子照片:“謝謝大家的祝福,

Advertisiment
兒子非常健康, 我陪老婆暫時在醫院觀察。 今天經歷的一切, 讓我對生命的交替有了深刻的認識, 感恩身邊的家人朋友們, 祝大家一切都好。 ”

網友們心疼大S, 並稱生寶寶不易, 祝大S與寶寶健康幸福, 同時更叮囑要好好休息、注意身體, 並怒贊是“偉大的媽咪!”

產後恢復

是指女性在生產完畢之後, 常常會因為身體過於虛弱而需要一定的恢復和保養, 而這種恢復和保養被稱之為產後恢復。 依靠專業的醫療保障, 產後恢復包含的主要方面有產後會陰部位的私處細胞活力因數護理以及產後的體形恢復、產後的子宮恢復和產後的心理恢復, 女性在恢復期間一定要注意營養飲食的均衡。

產後, 媽媽們的會陰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的損傷,

Advertisiment
對它進行呵護是細不可少的。

產後會陰傷口自我呵護法

“產後會陰部的清潔也很重要。 ”呂副主任指出, 由於此時產婦身體虛弱, 如果清潔不當, 容易感染陰☆禁☆道炎等婦科疾病, 特別是原來就有婦科疾病的新媽媽。

護理法1、避免傷口發生血腫

產後最初幾天, 產婦宜採取右側臥位, 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 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 影響癒合, 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 日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待4-5天后傷口長得較為牢固, 並惡露難以流入時, 便可採取左右輪換臥位;

注意會陰切口的情況, 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 且越來越劇烈, 應馬上與醫生聯繫, 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閱讀:產後恢復,減肥:三種維生素為你助瘦

Advertisiment

護理法2、保持會陰部清潔

不論是自然撕裂, 還是切開的傷口, 一般都可在3-5天癒合, 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2次;

為防止傷口污染, 每次便後用消毒棉擦拭沖洗外☆禁☆陰, 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 應該由前向後, 還須再次沖洗;

注意勤換衛生護墊,

Advertisiment
避免濕透, 浸濕傷口。

護理法3、防止會陰切口裂開

發生便秘時, 不可迸氣用力擴張會陰部, 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 尤其是拆線後頭2-3天, 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

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部和臀部, 然後坐在馬桶上, 可有效地避免會陰傷口裂開;

坐立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 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疼痛, 也可防止表皮錯開;

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

不宜在拆線當日出院, 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的當天, 回家後傷口裂開會給處理帶來麻煩。

護理法4、避免會陰切口感染

當傷口出現腫脹、疼痛、硬結,並在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菌素,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

局部採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溫水進行坐浴,每天需要2次,每次10-15分鐘,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

護理法5、小心護理水腫傷口

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勒得很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酸鎂溶液進行局部熱敷、濕敷,每天2次;

臥位時,儘量將臀部抬高一些,利於體液回流,減輕傷口水腫和疼痛。

相關閱讀:產後恢復,減肥:三種維生素為你助瘦

護理法4、避免會陰切口感染

當傷口出現腫脹、疼痛、硬結,並在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菌素,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

局部採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溫水進行坐浴,每天需要2次,每次10-15分鐘,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

護理法5、小心護理水腫傷口

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勒得很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酸鎂溶液進行局部熱敷、濕敷,每天2次;

臥位時,儘量將臀部抬高一些,利於體液回流,減輕傷口水腫和疼痛。

相關閱讀:產後恢復,減肥:三種維生素為你助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