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規檢查的內容和意義

2011-03-12 1486

大便化驗常規包括7項內容, 各種結果代表的臨床意義各不相同。
1、糞便顏色
正常顏色:成人呈黃褐色, 嬰兒為黃色或金黃色。
臨床意義:柏油色, 見于上消化道出血等。 紅色, 見于痢疾、結腸癌、痔出血等。 陶土色, 見了各種原因所致阻塞性黃疽等。 綠色, 見于嬰兒消化不良等。 黃綠色, 見于偽膜性腸炎等。

2、糞便形態
正常形態:成形軟便。
臨床意義:粥樣或水樣稀便, 見于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偽膜性腸炎等。 粘液性或膿血性便, 見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大腸炎、小腸炎、結腸癌、直腸癌等。 凝乳塊便, 見于嬰兒乳汁消化不良等。

Advertisiment
細條狀便, 見于結腸癌等所致直腸狹窄。 米湯樣便, 見于霍亂、副霍亂等。

3、糞便細胞
正常參考值:紅細胞:0/hp。 白細胞:偶見/hp。
臨床意義:紅細胞出現和增多, 見于痢疾、腸炎、結腸癌、痔瘡出血等白細胞增多, 見于腸炎、細菌性痢疾。

4、糞便潛血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 見于胃腸道惡性腫瘤、傷寒、潰瘍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5、糞膽素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 見于溶血性黃疽和肝性黃疽等。

6、糞便膽紅素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 見于溶血性黃疽、阻塞性黃疽等。

7、糞便細菌培養加藥敏
正常參考值:陰性(無致病菌)。
臨床意義:陽性, 見于細菌性痢疾、傷寒、腸結核、急慢性腸炎等。 同時可根據藥物敏感, 選擇有效的抗菌素。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