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話不僅無助於問題解決,
還很容易傷及孩子自尊。
其實換種說話方式,
結果往往就會不一樣。
比如走到孩子面前,
保持眼神交接,
溫和堅定地說:“寶貝,
玩具玩過了要收好,
都放回玩具的‘家’裡,
不然容易丟。
而且,
一直堆在這裡,
別人就沒法用茶几了。
”
在上面這個場景中,
無效溝通到底為何無效?有效溝通,
背後又有怎樣的邏輯與技巧呢?針對微信後臺的這些問題,
我們再次做一個統一回復。
與父母們的互動,
我們統計發現,
無效的親子溝通,
往往有以下類型:
父母像看押者, 警告威脅孩子, 或者調查審問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像輔導員,
不斷說教規勸孩子,
這類父母脾氣不錯,
但習慣性囉嗦,
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
往往父母說了一堆,
孩子一句也沒聽進去,
且容易對很多事缺乏耐性。
父母像老闆, 指揮命令孩子, 在行為上評判孩子。 這類父母最多用的是“你必須”、“你該做……了”“你不能……”如果孩子不聽從, 甚至可能暴力相向。 這些孩子要麼非常規矩、服從, 要麼非常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