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姨媽來了肚子疼中醫療法

大姨媽來了肚子痛怎麼辦?當然是中醫方法。 傳統醫學根據不同症候, 素質差異, 經期調血止痛以治標, 平時辨證求因以治本, 使氣順血和, 經血流暢, 其痛自愈。 那麼下面來看看大姨媽來了肚子疼中醫療法。

大姨媽來了肚子疼中醫療法一、辯證選方1、氣滯血瘀治法:活血化瘀, 行氣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東加減。 當歸尾10g, 川芎10g, 桃仁15g, 紅花15g, 牛膝10g, 元胡15g, 香附10g, 烏藥15g。 若兼口苦, 苔黃, 經期延長, 經血色暗質稠者, 為肝鬱化熱之象, 加梔子10g, 夏枯草10g;若見胸悶納呆者, 為肝部犯脾所致, 宜加焦術15g, 茯苓15g, 陳皮15g。 2、寒凝胞中(1)陽虛內寒治法:溫經散寒,
Advertisiment
暖宮止痛。 方藥:溫經東加減。 吳茱萸10g, 小茴香10g, 桂枝15g, 當歸15g, 白芍20g, 阿膠10g(另包), 甘草10g, 大棗10g, 細辛3g, 杜仲10g, 附子5g。 腰腿酸軟者加杜仲15g, 續斷25g;經量少者加紅花15g。 (2)寒濕凝滯治法:溫經散寒除濕, 活血理氣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東加減。 當歸15g, 赤芍15g, 川芎10g, 肉掛10g, 炮薑15g, 小茴香10g, 元胡15g, 五靈脂15g, 蒲黃15g(另包), 川楝子10g, 茯苓15g, 半夏10g, 蒼術15g。 兼腰痛者加川斷15g, 杜仲15g。 3、濕熱下注治法:清熱除濕, 化瘀止痛。 方藥:清熱調血東加減。 白芍15g, 川芎10g, 當歸15g, 丹皮15g, 黃連10g, 生地15g, 桃仁I5g, 紅花15g, 元胡I5g, 紅藤I5g, 敗醬草15g, 薏苡仁I5g, 白術15g, 茯苓15g。 腹脹痛者, 加元胡15g, 川楝子15g;帶多色黃者, 加車前子15g。 4、氣血虛弱治法:益氣補血止痛。 方藥:聖愈東加減 黨參20g, 黃芪30g, 川芎15g, 當歸15g, 熟地15g, 元胡15g, 香附15g。 證見頭暈、心悸、失眠者, 加夜交藤15g, 枸杞15g;腰膝酸軟者,
Advertisiment
加杜仲15g, 川斷15g。 5、肝腎虧損治法:益腎養肝止痛。 方藥:調肝東加減。 當歸15g, 白芍20g, 山萸肉15g, 山藥25g, 川斷15g, 巴戟天15g。 兼見潮熱者, 加青蒿10g, 鱉甲15g, 地骨皮10g;小腹空冷者, 加附子10g;腹痛及腰骶痛, 夜尿頻而清長者, 加益智仁15g, 桑螵蛸30g。 二、專方驗方1、益母草(幹品)30g, 山楂30g, 紅花10g, 紅糖適量。 水煎服。 適用於血瘀型痛經。 2、痛經散:肉桂3g, 當歸10g, 三棱10g, 莪術10g, 紅花10g, 丹參10g, 五靈脂10g, 木香6g, 延胡索10g, 上藥製成沖劑, 每劑分2小袋, 每袋10g, 於經前2天開始服用, 1日2次, 每次1袋沖服, 持續至經來3天后停服, 連服3個月經週期為一療程。 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