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把掉頭發都快禿了,產後脫髮怎麼破?

“生完孩子, 頭髮真是一把一把掉, 太嚇人了”“本來我頭髮就不多, 現在都快禿了, 怎麼辦”“我都不敢洗頭梳頭了, 感覺越洗越梳掉得越多啊 ”

這是很多媽媽都在煩惱一個特讓人心塞的事——產後掉頭發!每次洗頭、梳頭, 頭髮大把大把的掉, 真擔心會不會頭髮就這麼掉禿了……

產後脫髮是到底什麼原因?我們又該如何挽救自己的頭髮呢?

產後為什麼會脫髮

產後脫髮三大元兇:激素、情緒、護理方式

孕期產後激素驟變

懷孕時體內雌激素量增多, 留住了本來已經應該脫落的頭髮, 所以頭髮特別茂密。 產後體內的激素就漸漸恢復到孕前水準,

Advertisiment
除了正常脫落的頭髮, “超期服役”的頭髮也一起脫落, 所以每次梳頭洗頭, 頭髮明顯掉得多。

這種脫髮是正常生理現象, 一般一年左右能恢復到產前的狀態。 若是懷孕前頭髮就不太茂盛的美眉, 就可能出現頭髮稀薄甚至露頭皮的情況。

情緒焦慮壓力過大

情緒和頭髮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一夜白頭”也不是傳說。

媽媽生完寶寶, 各方面的壓力也會一時間全都堆在面前。 比如寶寶健康狀況、媽媽的奶水、育兒觀念的差異、產後恢復情況等等。 會給媽媽造成很大的情緒負擔。

在精神因素的影響下, 頭髮嘩嘩掉, 看到頭髮嘩嘩掉, 精神壓力就更大了, 惡性循環。

清潔護理方式不當

頭髮健康生長的第一要素是清潔。

Advertisiment
環境中的灰塵混合皮脂堆積在發根, 會使頭髮出現分叉, 斷裂和脫落。 同時, 會使細菌和真菌滋生繁殖, 引發毛囊炎。

有些媽媽產後不敢洗澡洗頭, 或是家人固守舊習不讓洗, 所以頭髮油膩有異味不說, 頭皮屑也會越來越多, 脫髮更是大量增加。

如果洗髮、護髮、幹發的方法不得當, 同樣會加重脫髮問題。

那麼, 有什麼辦法能少掉頭發, 再快點長出新的頭髮呢?

產後頭髮護理

1.好心情、好睡眠最養頭髮

睡眠不好、熬夜是導致脫髮的第一兇手。 因為要照顧寶寶, 新媽媽們睡眠品質差、焦慮情緒, 神經功能紊亂, 頭髮的根基得不到營養補充, 加速脫髮。

所以新媽媽每天爭取睡足7小時, 中午小睡20~30分鐘的午覺, 對消除疲勞、改善情緒、緩解脫髮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Advertisiment

2.營養充足, 促進毛髮新生

中醫認為腎主毛髮, 具有補腎功能的“黑色食物”也可以榮養頭髮, 如黑芝麻、黑棗、黑豆、黑米、黑木耳等等, 對產後調理也很有好處哦。

說到養頭髮, 大家就經常會提起“何首烏”這味中藥, 但是何首烏不良反應中有“肝損傷”, 慎食。

3.頭部穴位按摩

頭部有很多的神經末梢和血管, 按摩能刺激神經, 讓血管舒張, 讓人產生欣快和愉悅感。 而且頭部的某些穴位有促進頭皮血液迴圈的功效, 通過按摩刺激, 能增加頭皮血液迴圈。

按摩攻略

TIPS:

切忌在饑餓或過飽時按摩。 量力而行, 宜用八分力, 每次按摩1~3分鐘, 按壓穴位時緩緩吐氣、指腹離開時緩緩吸氣, 這種呼吸法有助提高按壓效果。

Advertisiment

4.洗髮方法有講究

水溫控制在40度左右, 如果是長髮, 洗頭前要先把頭髮梳通。

沖洗乾淨之後, 不要用毛巾揉搓頭髮, 應該用毛巾把頭發包起來, 用手揉捏, 讓毛巾把水分吸得半幹, 再用吹風機吹到6成幹。

5.選一把好梳子

儘量少用金屬、硬塑膠做成的發梳, 選擇牛角或木制的梳子, 齒不要太尖銳。 每天早、晚邊梳頭、邊按摩頭皮, 如果發尾打結了, 要用一隻手攥住頭髮中段, 另一隻手輕輕梳通, 不要用力拉扯頭髮。 另外長髮不要紮得太緊, 儘量不燙、染髮。

6.剪個輕鬆的短髮

如果實在被梳、洗頭之後掉得一大團頭髮鬧煩了, 就剪個清清爽爽的短髮吧~ 既容易打理, 也換個髮型試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