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方的孩子會吃虧嗎?看心理專家如何解讀

一位媽媽的困惑

我女兒5歲, 性格外向, 是個特大方的孩子, 她對小夥伴從來不吝嗇。

前幾天學校組織春遊, 我給她買了不少零食, 當時我還想是不是太多了, 誰知道人家回來書包裡空空, 我一問才知道, 她都分給小朋友吃了, 有的自己都沒吃上。 平時不少小朋友願意上我們家來玩, 因為女兒有不少玩具都是她爸爸從國外帶回來的, 她都願意搬出來, 再貴重、再喜愛的玩具也不例外。 有時候玩的人一多, 價格不菲的玩具就被折騰壞了, 女兒也不在乎, 下回還這樣。

其實孩子大方、願意與人分享沒什麼不好,

Advertisiment
但我怎麼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呢?而且女兒這麼對小朋友, 我可沒見過小朋友分東西給她吃, 還經常聽她說“今天去小小家了, 她媽媽非不讓她把那電動火車拿出來給我們玩”之類的話。 看來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像我這樣“沒心眼兒”。

我是不是也該給女兒一些“自私”教育呢?我很擔心:女兒在遇到那些不大方的小朋友和家長時, 心裡會不會不平衡?這樣“大方”的孩子進入社會後會不會吃很多虧呢?

相信我們都喜歡信中的這個小姑娘, 都願意自己的孩子有她這樣的朋友。 但是如果你是這個小傢伙的媽媽, 你也會這樣困惑嗎?我們在網站上發起了討論, 讓我們來看看媽媽們的觀點。

觀點1:真“大方”還是“不在乎”?

我要是小薇媽媽,

Advertisiment
可能首先會考慮女兒這麼做是出於什麼心理。 如果孩子真的是願意與人分享, 那是真的“大方”, 我倒覺得沒什麼可擔心的。 孩子大方, 朋友就多, 將來長大也是個受歡迎的人, 而且還能大度、寬容, 這會讓孩子一輩子受用, 為什麼要教育她自私呢?教她現在保護好自己的玩具、今後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就沒問題了。 但是如果女兒的“大方”是建立在“不在乎”的基礎上, 就不叫“大方”了, 孩子會變得“大手大腳”, 應該教會她懂得珍惜。 還有, 我覺得, 孩子會不會形成這樣的誤區:認為只有給別人玩具、給別人吃東西才能受到大家的歡迎, 才會有許多好朋友。 那就要告訴孩子, 友誼不僅僅是這樣的。

觀點2:教“自私”不如教“擇友”。

觀點3:是誰心理不平衡?

Advertisiment

我聽我婆婆說我老公小時候就這樣。 上小學的時候, 他們家經常有人給送糖果點心什麼的, 他就會拿出去給全樓的小朋友分, 還把自己的零用錢拿出來請家裡條件不好的同學一起吃早餐。 現在他也還是瀟灑大方的那種, 親戚朋友都說他厚道。 但是這厚道有時讓我心理特不平衡。 比如當年他哥哥結婚時經濟條件不好, 我們當時還沒見過雙方父母, 但我老公心疼他哥, 跟我借錢湊了5000元當禮金。 我們幾年後結婚時, 他哥哥已經很有錢了, 才給了我們2000元禮金。 我特鬱悶, 他卻充滿感激之情, 一點兒沒覺得吃虧。 還有不少事都是這樣, 永遠是他付出的多、得到的少。 可我老公並不在乎, 一點兒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倒是我心理不平衡得夠嗆。

Advertisiment
所以我看小薇媽媽不用過多擔心, 別用自己的想法琢磨孩子。 對於小薇或者我老公那種性格的孩子, 可能沒有“交換”的概念, 也就談不上認為得到的回報少就吃虧, 當然不會心理不平衡。

專家點評:徐凡(父母必讀養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兒童心理學專家)

“大方”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 “吃虧”是一種內在的主觀感覺。 現在, “表現”和“感覺”不屬於同一個人, 也就是說其實媽媽們並不知道“大方”的孩子內心是否真覺得“吃虧”, 後者的感覺只屬於媽媽自己。 如果孩子真的覺得“吃虧”了, 恐怕他們就不會那樣“大方”了。

人是否感覺到“吃虧”, 是和他的價值觀密切相關的。 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而且孩子價值觀的形成一定會受父母、同伴的影響。

Advertisiment
父母是否想把自己判斷“吃虧”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呢?如果真的想傳遞, 遲早你都會用各種方式來表達。 就怕你自己內心也存在著關於“大方”與“吃虧”的道德矛盾。

當然, 孩子是否接受父母的價值觀, 還和他在“大方”時同伴帶給他的感覺有關:是獲得分享的快樂?是得到同伴承認?還是獲得自我成就感的滿足?父母分辨得清楚了, 也許你的引導會更有效;分辨不清, 也不妨讓孩子去直接感受來自社會的風浪。 也許, 這種直接的感受會讓他形成更加適應時代的價值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