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氣多變治病莫忘治“心”

最近, 天氣多變, 病孩猛增。 生病之後, 寶寶突然性情大變, 乖巧的寶寶儼然成為“小惡魔”;開朗的寶寶卻成為“鋸嘴葫蘆”……記者在不少育兒論壇上發現, 孩子病後性情180度大轉變, 常常把家長弄得一頭霧水、不明就裡。 為此, 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施嬰嬰教授特別提醒家長, 即使是天真爛漫的孩子, 也會得“心病”。 病後“性情大變”往往是孩子得“心病”的徵兆, 細心家長需及早發現。

家長傾訴1:“伶俐寶寶”變成“嬌貫大哭包”

雖然女兒剛一歲半, 但自出生以來, 就大大小小生了好幾次病。 起初, 因為不會說話,

Advertisiment
每次生病女兒都會因為不適哭啞嗓子。 因此, 一聽到哭聲, 父母總會想方設法滿足寶寶各種需求。 幾次下來, 媽媽發現問題了:“每次女兒病癒後, 就格外任性, 還越來越嬌氣!”

這幾天情況尤甚, 女兒非但一定要在媽媽懷裡才肯入睡, 如果想把她放回小床, 女兒就立即哭鬧、耍脾氣, 直到重回媽媽懷抱為止。 為讓女兒睡好覺, 媽媽不得不犧牲睡眠時間, 結果整日疲憊不堪。

[專家釋疑]千依百順造就“任性寶寶”

像上述這樣的例子很普遍, 不少家長都曾遇到過, 甚至還有家長反應:孩子病癒後格外任性, 稍有不滿就“耍無賴”、“大吵大鬧”。

“孩子在生病期間, 大人百依百順, 事事由著孩子, 無形中助長了任性;待病情好轉後, 孩子仍然企求得到父母的這種關心。

Advertisiment
一旦得不到滿足, 就會撒嬌、發脾氣!”施嬰嬰主任解釋說:“其實, 孩子任性、粘人並非病癒後才出現的;相反, 早在患病期間, 這些‘苗頭’就已有所表露。 只不過因為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健康, 一味將這些任性的‘苗頭’歸因於孩子身體不適, 而忽視了對行為的糾正, 在無形中助長了孩子的‘脾氣’;待孩子痊癒後, 家長才發現, 原來的‘小天使’竟變成了‘小惡魔’。 ”

[專家支招]行為糾正切勿操之過急

專家提醒家長, 對病孩的關愛並非意味著無條件滿足。 當然, 考慮到孩子此刻正遭受疾病, 家長在拒絕的同時, 還應適當給予孩子一些其他合理“補償”。 此外, 不少父母在孩子生病期間表現得千依百順, 但一等孩子病癒, 又格外嚴厲。

Advertisiment
殊不知, 這種突兀的情感轉變, 對孩子相當“殘忍”。 只要不是原則上的大問題, 不要立刻與“病後小惡魔”短兵相接, 不妨再‘縱容’一段時間, 讓孩子在情感上有一定時間的延續。 待身體完全康復後, 再進行適當約束和管教, 孩子才能有足夠心理、生理準備。

家長傾訴2“開朗寶寶”成“羞答答的玫瑰”

2歲茹茹一改往日開朗, 最近變成了“羞答答的玫瑰”。 一有陌生人和她說話, 就連忙把臉蛋埋進媽媽懷裡。 不論怎麼勸說, 就是不肯再露出小臉。 對茹茹的變化, 媽媽有些摸不著頭腦。 她感到奇怪:原本茹茹開朗可愛, 是遠近聞名的“開心果”。 可自從上月住院後, 就性情大變, 不但一見到陌生人羞澀不已, 平時連對媽媽都“三緘其口”。

[專家釋疑]寶寶性格突變源於“心病”

Advertisiment

專家表示, 孩子生病後, 會隨著環境突然變化, 性格也隨之發生改變。 生病後, 通常父母會把孩子帶到醫院看病, 醫護人員對他進行檢查或護理, 比如:聽診、觸診等檢查, 打針、補液等治療, 對孩子都是種不良刺激, 使他(她)產生恐懼感。 一旦孩子離開父母被迫住院, 在醫院這個新環境裡很容易感到“人地兩生”, 產生孤獨感和不安全感。 2至3歲的孩子住院後會表現出退化現象, 比如:啼哭、吵鬧、煩躁、遺尿、拒食或悶悶不樂等, 而6至7歲的孩子則會感到害怕、恐懼、焦慮不安等。 此外, 因為害怕被家長遺棄, 孩子還會常撒嬌、挑剔等。

[專家支招]三招助寶寶遠離“心病”

1、提高病兒適應能力: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講明生病緣由, 告訴他到醫院看病、治療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減輕其心理負擔, 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 幫助他逐漸適應陌生環境;

2、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疾病恢復情況, 要求他達到同齡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這對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保持樂觀情緒、縮小與健康孩子的心理差距非常必要;

3、豐富病兒精神生活:孩子生病後活動空間減少, 可根據他的年齡創造不同條件, 為他創造適當的遊戲、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