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媽媽, 你總為孩子的諸多問題都需要你操心, 你會想:為什麼爸爸不管孩子的成長呢?於是, 夫妻倆為著這些問題爭吵不休……而夫妻矛盾會讓孩子夾在中間, 而這樣會孩子的成長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有些讓媽媽操心不已的事, 在爸爸的眼中十分平常
對於孩子, 媽媽總有操不完的心, 爸爸卻覺得一切正常;媽媽積極給孩子找幼稚園, 爸爸卻覺得哪個都一樣;孩子成績下降, 媽媽心急如焚, 爸爸卻沒啥反應;媽媽覺得不該給孩子吃速食食品, 爸爸卻覺得少吃點不會有影響;媽媽覺得應該多看些育兒書吸取專家經驗,
Advertisiment
父母為什麼會爭吵?
“綜合諸多調查和臨床經驗, 媽媽們通常希望極盡所能地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幫助他們, 甚至想超前教育。 一旦未能如願, 媽媽們就會緊張不安, 唯恐孩子落後。 然而爸爸們卻認為, 孩子的成長教育任其自然就好。 最終, 爸爸們被貼上了‘漠不關心’的標籤。 ”韓國兒童教育界著名專家、專業兒童心理醫師吳恩瑛博士在《養孩子, 我們可以不吵嗎》一書裡這樣寫道。
親子閱讀推廣人、愛貝樂親子圖書館的創辦者陶小艾接觸過很多家庭,
Advertisiment
“無論夫妻雙方交流得多麼好, 要想在教養孩子的問題上沒有一點分歧似乎不太可能。 ”親子教育專家沈佳慧認為, 這是因為夫妻雙方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同, 有孩子之前, 就已經出現了一些溝通障礙, 如夫妻關係不夠融洽, 彼此的缺點也會帶給孩子。 另一方面, 養育孩子的價值觀不同, 媽媽很擔心, 爸爸覺得一切都好;媽媽不僅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而鬧情緒, 也會因為沒有給孩子提供更多陪伴的時間, 沒有安全感而焦慮。
Advertisiment
作為媽媽, 你總為孩子的諸多問題都需要你操心, 你會想:為什麼爸爸不管孩子的成長呢?於是, 夫妻倆為著這些問題爭吵不休……而夫妻矛盾會讓孩子夾在中間, 而這樣會孩子的成長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達分歧
“這些分歧應該盡可能少, 而且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來, 因為這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沈佳慧提醒。
陶小艾說, 這種負面影響首先表現在情緒上, “年齡小的寶寶更易受到傷害, 讓孩子會有情緒不穩的情況, 從而影響孩子將來的學習能力”。 其次, 會讓孩子有罪惡感, 他們會認為爭吵因自己而起, 如果父母在吵架中不時提到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爭執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同時, 如果夫妻之間經常因為孩子的教養問題而起衝突, 那麼無形中將破壞家庭的和諧, 將子女問題演變成發洩對另一半不滿的方式。
“不幸福的父母, 不幸福的夫妻, 不幸福的人, 很難養育幸福的孩子。 ”沈佳慧說, 不要讓父母的愛、父母的不安, 過度的管制和干預, 成為孩子成長中的負擔。
作為媽媽, 你總為孩子的諸多問題都需要你操心, 你會想:為什麼爸爸不管孩子的成長呢?於是,
Advertisiment
媽媽的困惑:怎麼和這樣的爸爸溝通?
1. 如何面對“漠不關心”的爸爸
“他從不陪孩子玩, 回來就看電視或上網, 也不輔導孩子功課, 但只要孩子犯了錯, 他就會冒出來, 給孩子一頓教訓。 一說商量孩子的教育問題, 他又說不管。 ”徐女士一肚子苦水。 她覺得丈夫對育兒知識一竅不通, 而且完全無視教育話題, 並認為孩子做得不對, 就打屁股解決。
專家點評:
如果父親失職, 我決不會這樣說, 我一切都會看孩子在感知父親的做法後是什麼樣的情形, 我會引導父親去等同地關注孩子內心的感受。 家庭成長環境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太重要了, 孩子未來成長中所有模式的建立,比如對父母的情感,解決和朋友間的問題,甚至將來對待愛情等,都會受到家庭影響,更會受到父母感情的影響。(陶小艾)
這位爸爸的漠不關心,是極度樂觀主義造成,顯然他不懂得養育之道,以及父親在孩子成長中,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徐女士可以試著瞭解一下孩子爸爸的童年經歷,是否也存在問題,直面他心底的不安才能解決問題,找到爸爸身上的短板,不要爭吵,學會互補。
父母雙方沒有存在感的爭執,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需要很久才能修復,甚至會造成孩子將來人際交往的問題。(沈佳慧)
不要小看孩子,他很快會明白家庭成員的態度
2. 如何面對“過度遷就”的爸爸
吃飯時間到了,樂樂玩得不肯好好吃東西。媽媽要管教,爸爸卻說:“隨她去吧,小孩子餓了就會吃的。”結果,樂樂不吃飯,吵著要吃巧克力和霜淇淋。媽媽當然不會允許,爸爸卻說:“樂樂先吃巧克力,吃完把飯也吃了好不好?”孩子認為爸爸是救星,媽媽什麼都不讓吃,是壞媽媽。以後每當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樂樂都向爸爸求救。
專家點評:
不要小看孩子,孩子很快會明白家庭中各種關係以及各個家庭成員對他的態度。收起一方擅做主張的做法,夫妻雙方一定要在育兒時加強交流,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希望如何去解決問題。其實吃飯不難,難在吃飯背後隱藏的問題,比如孩子是真的不喜歡吃飯,還是遇到其他吸引他的事情,抑或孩子只是想試探父母。(陶小艾)
一方面,父母要自律,重視餐桌文化,以健康的方式飲食。示範對食物的自我克制,父母首先要做榜樣,注重按時就餐,不要到了吃飯時間,爸爸還在玩遊戲看電視,忽視就餐禮儀。另一方面,要想孩子喜歡吃飯,爸爸媽媽要口徑一致,不要給予孩子壓力,就會促使孩子發生改變。
孩子未來成長中所有模式的建立,比如對父母的情感,解決和朋友間的問題,甚至將來對待愛情等,都會受到家庭影響,更會受到父母感情的影響。(陶小艾)這位爸爸的漠不關心,是極度樂觀主義造成,顯然他不懂得養育之道,以及父親在孩子成長中,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徐女士可以試著瞭解一下孩子爸爸的童年經歷,是否也存在問題,直面他心底的不安才能解決問題,找到爸爸身上的短板,不要爭吵,學會互補。
父母雙方沒有存在感的爭執,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需要很久才能修復,甚至會造成孩子將來人際交往的問題。(沈佳慧)
不要小看孩子,他很快會明白家庭成員的態度
2. 如何面對“過度遷就”的爸爸
吃飯時間到了,樂樂玩得不肯好好吃東西。媽媽要管教,爸爸卻說:“隨她去吧,小孩子餓了就會吃的。”結果,樂樂不吃飯,吵著要吃巧克力和霜淇淋。媽媽當然不會允許,爸爸卻說:“樂樂先吃巧克力,吃完把飯也吃了好不好?”孩子認為爸爸是救星,媽媽什麼都不讓吃,是壞媽媽。以後每當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樂樂都向爸爸求救。
專家點評:
不要小看孩子,孩子很快會明白家庭中各種關係以及各個家庭成員對他的態度。收起一方擅做主張的做法,夫妻雙方一定要在育兒時加強交流,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希望如何去解決問題。其實吃飯不難,難在吃飯背後隱藏的問題,比如孩子是真的不喜歡吃飯,還是遇到其他吸引他的事情,抑或孩子只是想試探父母。(陶小艾)
一方面,父母要自律,重視餐桌文化,以健康的方式飲食。示範對食物的自我克制,父母首先要做榜樣,注重按時就餐,不要到了吃飯時間,爸爸還在玩遊戲看電視,忽視就餐禮儀。另一方面,要想孩子喜歡吃飯,爸爸媽媽要口徑一致,不要給予孩子壓力,就會促使孩子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