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備孕>正文

夫妻的孕前準備工作

都說孩子的教育應該從零歲開始, 其實, 寶寶的健康才要從零歲開始重視, 或者更準確地說, 應該從他們還沒成為“小萌芽”前就築起防禦牆。

專家指出, 從不經意的傷害到有意的避免, 這是預防出生缺陷工作這些年來取得的成就。 但畢竟, 專業人士的研究成果需要有准爸媽的貫徹才能發揮作用。 如何提高懷孕的計劃性, 做好孕前?請聽聽專家的建議。

四種病懷孕要暫緩

有些病會遺傳, 自然要想辦法控制;有些病, 雖未必遺傳, 卻可能給媽媽和胎兒帶來危險。

因此, 為了讓小傢伙有一個最好的生存環境,

Advertisiment
媽媽在孕前控制好慢性病可半點不能馬虎。

慢性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後再懷孕, 同時, 還應注意孕前和孕期選用對胎兒相對安全的降壓藥物。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降壓藥物應在孕前停用。 患者在孕前應將血糖控制到正常範圍再懷孕, 以減少高血糖對胎兒的近、遠期影響。 甲亢患者首先控制病情, 待甲亢病情控制穩定後再懷孕, 孕期可以繼續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等治療甲亢的藥物。 甲低的患者孕前及孕期均要繼續服用甲狀腺素, 把甲狀腺功能維持在正常範圍。 總之, 有慢性病的患者在病情控制穩定後才可以懷孕, 但懷孕期仍要嚴密監測病情變化, 必要時調整藥物劑量。

其實, 不僅患有慢性的要等待最佳時機懷孕,

Advertisiment
吸煙、飲酒者及工作中大量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或相關物理因素的也要緩緩再孕。

長期大量吸煙、飲酒對胎兒的近、遠期健康發育的影響是公認的, 所以有這些不良習慣的一定要先改善生活方式。 不過, 個別在未發現懷孕時飲用極少量酒、偶有吸煙不需要有太大顧慮。

鉛、汞、苯、砷及其化合物或甲醛、農藥、抗癌藥、麻醉劑氣體等有毒化學物質都可能導致月經失調及不孕等, 在孕期更可能導致中毒危險、自然流產及胎兒畸形風險的增加。

電離輻射, 包括醫學上使用的X射線檢查、放射治療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和應用等都可引起胚胎的發育障礙, 嚴重者甚至能導致死亡, 所以少數從事相關工作的, 需提前考慮到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Advertisiment
有條件的話, 最好在懷孕前就離開這種工作環境。 其他如雜訊、振動、高溫、低溫等因素, 同樣容易對和胎兒造成影響, 也應引起注意。

打疫苗築起防病牆

幼師、兒科護士等人群尤其注意

要知道, 一旦懷孕, 媽媽的身體就不只是自己的了, 生病、吃藥都會關係到肚子裡寶寶的健康。 所以, 孕前就應該給身體築起一道防護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