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夫妻觀念不同,如何共同理財

家庭矛盾頻出

愛情能讓相愛的人結婚生子, 卻不能保證讓他們對金錢和財富的態度一致, 在生活中, 由於夫妻雙方對於理財態度不一致, 而導致的爭吵、矛盾甚至衝突並不少見。

最近, 市民吳女士和張先生新婚燕爾之餘還有點煩惱。 吳女士說, 結婚前買房、裝修, 準備婚宴, 已經把他倆的積蓄基本掏空了, 但婚宴上親戚朋友送的“紅包”積攢起來有4萬元左右。

對如何支配這4萬元, 夫妻倆產生了分歧。 吳女士看著股票市場一直“牛氣逼人”, 雄心勃勃地想要大掙一把;又覺得CPI居高不下, 是不是買些黃金保值?而張先生較為保守,

Advertisiment
認為股市風險難料, 黃金市場又一直處於低谷, 還是保守、穩重的理財觀念更合適自己家的實際情況, 想把這筆錢存起來, 作為家庭以後應急開支的“準備金”。

事實上, 吳女士和張先生的分歧只不過是眾多家庭理財態度不一致的典型代表而已。

家庭的賬該咋算

一個大刀闊斧, 一個謹小慎微, 兩個人在理財上可以說“道不同, 不相為謀”。 那麼在理財觀念發生碰撞時, 夫妻該怎樣理財呢?

首先, 多多溝通是基礎。 對於今後的理財生活, 比如養育子女、購買住房、退休養老等, 應當及早制訂長遠計畫, 以便作出具體收支安排。 夫妻二人一定要經常抽出時間在一起溝通, 交流消費、積蓄、投資觀點, 盡力讓對方瞭解到自己的真實想法,

Advertisiment
做到在溝通中達成一致。 只有這樣, 雙方才能真正一起為家庭創造並累積財富。

其次, 家庭理財不能太倚重於個人偏好。 一般來說, 一個家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成長期, 從結婚到孩子出生。 這時候家庭的首要任務是積累資產, 可以更多地選擇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產品。

二是成熟期, 它貫穿了孩子從出生到獨立的整個過程。 在這個階段, 各方面的負擔都比較重, 為防止家庭現金流出現問題, 投資理財應保守一些。

三是空巢期。 在這個階段, 子女教育、住房等家庭目標已經實現, 需要考慮的是未來的養老及子女創業等問題。 因年齡偏大, 投資也應偏向保守。

另外, 提倡夫妻分賬理財。 國內一位元理財專家曾表示,

Advertisiment
理財的目的就是為了家庭和睦幸福, 如果夫妻雙方投資理念差異較大, 那麼把用於投資的閒錢一分為二, 各自進行投資理財, 也未嘗不可。

為此, 建議夫妻建立一個家庭的共同投資帳戶, 投資物件可以選擇一些風險適中、廣泛分散的投資產品。 不過一定要儘量多地考慮“家庭風險承受能力”, 而不能只按照個人的“風險承受態度”盲目投資。 同時, 共同投資帳戶的占比不可過低, 一般需要保證在家庭可供投資資金的80%以上, 只有這樣, 才可以避免由於帳戶獨立帶來的風險一邊倒局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