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夫妻該怎樣吵架才對孩子好?

夫妻吵架還能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小西瓜你別忽悠我!”麻麻們看到小西瓜的這個標題, 估計都會這樣質疑小西瓜。 是的, 小西瓜認為, 粑粑麻麻吵架是一把雙刃劍。

目睹父母吵架, 小天才患抑鬱“失語”

在說夫妻吵架的藝術前, 小西瓜想先給麻麻們講一個發生在小西瓜身邊的故事, 告訴麻麻們, 夫妻吵架處理不當, 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

小西瓜有一個好朋友小鄰居豆豆, 大家都叫他“小天才”, 因為他才3歲就已經會背幾十首唐詩, 會拉小提琴, 英語的日常對話都已經掌握得很好了。 以前的豆豆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看見社區裡的大人都會有禮貌地打招呼, 跟我們小朋友也相處得很好。

可是, 半年前, 豆豆的粑粑麻麻經常吵架打架, 吵鬧聲、摔東西的聲音連在小西瓜家裡都能聽見。 每次叔叔阿姨吵架, 小西瓜都能聽見豆豆恐懼地大聲尖叫, 小西瓜好害怕, 也很為豆豆擔心。

後來, 小西瓜看見豆豆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看見豆豆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了。 跟我們一起玩的時候, 豆豆也不像以前那麼活潑了, 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隨著叔叔阿姨的吵架不斷升級, 豆豆的“不正常現象”越來越明顯了。 看見外人的時候, 他也不再熱情地打招呼, 反而縮到粑粑麻麻身後, 也不喜歡跟小朋友說話, 甚至會因為一點小事跟小朋友打架。

Advertisiment
豆豆成了我們小朋友圈裡不受歡迎的人。

粑粑麻麻說, 豆豆被心理醫生診斷為抑鬱症和失語症, 別說背唐詩說英語了, 連日常生活的對話都好像突然不會說了, 每天悶悶地躲在角落裡發呆。 心理醫生說, 這是由於豆豆的粑粑麻麻經常吵架, 給豆豆造成了非常不良的情緒體驗, 從而誘發了心理疾病。

國外調查研究也證實了, 父母吵架會導致孩子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 研究小組在那些患有抑鬱症以及抑鬱傾向高的孩子中發現, 超過1/3的孩子在6歲前經常看到父母或家人的爭吵, 持續時間達半年以上。 小西瓜認為, 粑粑麻麻應該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 如果實在無法避免, 就應該設法做好“善後”工作, 減少爭吵對孩子心理造成的影響,

Advertisiment
甚至把爭吵轉變成良好的家庭學習素材。

“夫妻吵架還能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小西瓜你別忽悠我!”麻麻們看到小西瓜的這個標題, 估計都會這樣質疑小西瓜。 是的, 小西瓜認為, 粑粑麻麻吵架是一把雙刃劍。

爭吵可以發生, 但一定要及時解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家長的一言一行和生活習慣, 都是孩子的最初啟蒙。 目睹父母的爭吵, 孩子無一例外的都會產生驚恐、痛苦的不良情緒, 並且感覺到安全感受到嚴重威脅。 久而久之, 孩子可能會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或者形成爭強好勝、好鬥的性格。

夫妻吵架固然不好, 但如小西瓜之前所說, 很多時候我們控制不了爭吵的發生。

Advertisiment
那就隨它發生吧!但是, 粑粑麻麻要謹記, 爭吵發生後, 不要任由問題放在那兒, 而應該盡力、儘快解決問題。 這一過程可以讓孩子知道, 世界並不完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並不完美, 問題與衝突可能隨時發生, 我們要做的是積極地去解決問題。

什麼是積極地解決問題?言語和肢體上的侵犯、逃避或妨礙一方解決問題, 乃至消極對抗, 這些都不利於矛盾衝突的緩解, 不利於夫妻關係的修復。 而真正建設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包括夫妻間平心靜氣的直接溝通、雙方適當的妥協和道歉, 以及相互鼓勵, 明確地制定“規章制度”防止問題再次發生。

有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 孩子看到或者感知到父母間的所有衝突,

Advertisiment
都會在心理上激起消極反應。 但是, 孩子對衝突的最後心理反應, 則取決於父母間問題的最終解決程度。

小西瓜的粑粑麻麻也經常吵架, 有時因為他們對小西瓜的教育理念問題, 有時候僅僅是因為誰拖地的問題。 每次看見粑粑麻麻吵架, 小西瓜都會很害怕, 我很擔心, 粑粑麻麻不再相愛, 也不再愛小西瓜, 他們爭吵後會離開對方, 而小西瓜就會變成無依無靠的孩子。 但是, 粑粑麻麻的爭吵往往不會持續超過一個晚上。 最晚到了第二天早上, 粑粑麻麻總有其中一方會跟對方道歉, 並且雙方平靜地商量解決辦法。 這讓小西瓜的安全感得到了恢復, 甚至得到了增強, 小西瓜知道, 粑粑麻麻還深愛著對方, 他們會出現衝突, 但是他們都會積極地為對方設想,並且努力地解決問題。

“夫妻吵架還能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小西瓜你別忽悠我!”麻麻們看到小西瓜的這個標題,估計都會這樣質疑小西瓜。是的,小西瓜認為,粑粑麻麻吵架是一把雙刃劍。

夫妻爭吵要以孩子的反應為指引,適可而止

夫妻吵架打架,往往是在雙方都無法控制的情況下發生。但小西瓜認為,最糟的不是讓孩子看見你們吵架,最糟的是雙方不休不止,不顧孩子的感受任由爭吵的激烈程度升級,這樣的爭吵對孩子造成的消極的心理感受將會是難以逆轉的,無論你在爭吵後做出怎樣的補救措施。

粑粑麻麻怎樣控制爭吵的激烈程度,什麼時候該停止?心理學專家表示,父母在爭吵時應該以孩子的反應為指引,適可而止。

看見粑粑麻麻吵架,孩子適度的大喊大叫是正常的反應,這是他們表達恐懼的方式。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發愣、發呆,看上去對父母的爭吵漠不關心,這時候粑粑麻麻就應該暫停爭吵了。因為這樣並不代表孩子對父母的爭吵不感到痛苦,相反,可能他們已經對爭吵感到極度恐懼,以致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有點類似於古語說的“哀莫大於心死”,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度危險的狀態。

而有的孩子面對粑粑麻麻的爭吵,會採取胡作非為的方式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希望以此來結束這場衝突。這時候,粑粑麻麻也應該引起重視,儘快結束這場衝突。因為一旦孩子開始胡作非為,他們就會將這種他們自以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延續下去,以後無論發生什麼問題、與誰發生衝突,他們都會採取破壞性的衝突解決方案。

還有的孩子在目睹粑粑麻麻爭吵時,會試圖介入粑粑麻麻的爭吵,希望以“站隊”支援其中一方的方式來調解父母的矛盾。這時可能有些家長就會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鼓勵他們支持自己,但小西瓜認為這是最壞的行為。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尚不足,這樣做只會離間孩子與一方家長的感情,不僅對當下問題的解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會影響日後家庭關係的和諧。所以,當孩子嘗試介入粑粑麻麻的爭吵,甚至出現“站隊”行為的時候,就是父母應該結束爭吵的時候。

“夫妻吵架還能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小西瓜你別忽悠我!”麻麻們看到小西瓜的這個標題,估計都會這樣質疑小西瓜。是的,小西瓜認為,粑粑麻麻吵架是一把雙刃劍。

要麼對孩子完全保密,要麼讓孩子看到問題得到解決

有些粑粑麻麻以為,冷戰,不讓孩子看見激烈的爭吵,就能避免爭吵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這樣太小看孩子的感知能力了。其實,孩子們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強的,即使他們沒有看見粑粑麻麻激烈的爭吵,沒有看到粑粑麻麻摔盤子打架,但他們能夠通過父母互不理睬、分房睡、不願共同完成一件原本應該一起完成的事情等等這些細微的異樣情況,注意到粑粑麻麻之間的感情出現了變化,留意到父母之間的衝突並沒有得到解決。

小西瓜認為,除非粑粑麻麻能夠有足夠的控制能力,能夠讓夫妻間的矛盾完全對孩子保密,“騙過”孩子的超強感知能力,否則,父母還不如坦坦蕩蕩地在孩子面前吵架,然後明明白白地讓孩子看到問題的解決。而冷戰對夫妻間的矛盾衝突解決完全不起作用,受害至深的還是孩子。

心理學專家曾經對孩子們對待父母爭吵時產生的心理狀態進行過研究,發現父母在合理爭吵時,孩子雖然也會恐懼,但他們能夠對這場爭吵後面潛在的後果有一定的判斷,由此而產生的焦慮感會相對較輕。而當孩子的父母在冷戰的時候,孩子們能夠清楚地感知粑粑麻麻之間的氣氛有異常,但並不能判斷事情的嚴重性,粑粑麻麻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會離開對方嗎……孩子對這些無法判斷無法預知的事情感到深深的不安和焦慮。

小西瓜認為,粑粑麻麻吵架沒有必要對孩子隱瞞,當然,你要確保孩子能夠很快地看到爭吵的解決。例如,在一場激烈的爭論過後,夫妻可以短暫的離開爭吵現場冷靜一下。當雙方重新回到家裡的時候,他們會當著孩子的面手把手,擁抱對方,並且對對方說“對不起”“我愛你”。從爭吵到和好,孩子的恐懼和焦慮感會煙消雲散,甚至會讓父母感情和諧的想法更加堅定。

【小西瓜總結】沒有哪對夫妻是完全和諧的,沒有哪個家庭是完美無缺的,既然爭吵無法避免,那就積極學習一下如何將爭吵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如何用真誠的解決修復家庭關係,把爭吵變成孩子學習和良好性格形成的真實素材。

但是他們都會積極地為對方設想,並且努力地解決問題。

“夫妻吵架還能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小西瓜你別忽悠我!”麻麻們看到小西瓜的這個標題,估計都會這樣質疑小西瓜。是的,小西瓜認為,粑粑麻麻吵架是一把雙刃劍。

夫妻爭吵要以孩子的反應為指引,適可而止

夫妻吵架打架,往往是在雙方都無法控制的情況下發生。但小西瓜認為,最糟的不是讓孩子看見你們吵架,最糟的是雙方不休不止,不顧孩子的感受任由爭吵的激烈程度升級,這樣的爭吵對孩子造成的消極的心理感受將會是難以逆轉的,無論你在爭吵後做出怎樣的補救措施。

粑粑麻麻怎樣控制爭吵的激烈程度,什麼時候該停止?心理學專家表示,父母在爭吵時應該以孩子的反應為指引,適可而止。

看見粑粑麻麻吵架,孩子適度的大喊大叫是正常的反應,這是他們表達恐懼的方式。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發愣、發呆,看上去對父母的爭吵漠不關心,這時候粑粑麻麻就應該暫停爭吵了。因為這樣並不代表孩子對父母的爭吵不感到痛苦,相反,可能他們已經對爭吵感到極度恐懼,以致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有點類似於古語說的“哀莫大於心死”,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度危險的狀態。

而有的孩子面對粑粑麻麻的爭吵,會採取胡作非為的方式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希望以此來結束這場衝突。這時候,粑粑麻麻也應該引起重視,儘快結束這場衝突。因為一旦孩子開始胡作非為,他們就會將這種他們自以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延續下去,以後無論發生什麼問題、與誰發生衝突,他們都會採取破壞性的衝突解決方案。

還有的孩子在目睹粑粑麻麻爭吵時,會試圖介入粑粑麻麻的爭吵,希望以“站隊”支援其中一方的方式來調解父母的矛盾。這時可能有些家長就會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鼓勵他們支持自己,但小西瓜認為這是最壞的行為。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尚不足,這樣做只會離間孩子與一方家長的感情,不僅對當下問題的解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會影響日後家庭關係的和諧。所以,當孩子嘗試介入粑粑麻麻的爭吵,甚至出現“站隊”行為的時候,就是父母應該結束爭吵的時候。

“夫妻吵架還能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小西瓜你別忽悠我!”麻麻們看到小西瓜的這個標題,估計都會這樣質疑小西瓜。是的,小西瓜認為,粑粑麻麻吵架是一把雙刃劍。

要麼對孩子完全保密,要麼讓孩子看到問題得到解決

有些粑粑麻麻以為,冷戰,不讓孩子看見激烈的爭吵,就能避免爭吵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這樣太小看孩子的感知能力了。其實,孩子們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強的,即使他們沒有看見粑粑麻麻激烈的爭吵,沒有看到粑粑麻麻摔盤子打架,但他們能夠通過父母互不理睬、分房睡、不願共同完成一件原本應該一起完成的事情等等這些細微的異樣情況,注意到粑粑麻麻之間的感情出現了變化,留意到父母之間的衝突並沒有得到解決。

小西瓜認為,除非粑粑麻麻能夠有足夠的控制能力,能夠讓夫妻間的矛盾完全對孩子保密,“騙過”孩子的超強感知能力,否則,父母還不如坦坦蕩蕩地在孩子面前吵架,然後明明白白地讓孩子看到問題的解決。而冷戰對夫妻間的矛盾衝突解決完全不起作用,受害至深的還是孩子。

心理學專家曾經對孩子們對待父母爭吵時產生的心理狀態進行過研究,發現父母在合理爭吵時,孩子雖然也會恐懼,但他們能夠對這場爭吵後面潛在的後果有一定的判斷,由此而產生的焦慮感會相對較輕。而當孩子的父母在冷戰的時候,孩子們能夠清楚地感知粑粑麻麻之間的氣氛有異常,但並不能判斷事情的嚴重性,粑粑麻麻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會離開對方嗎……孩子對這些無法判斷無法預知的事情感到深深的不安和焦慮。

小西瓜認為,粑粑麻麻吵架沒有必要對孩子隱瞞,當然,你要確保孩子能夠很快地看到爭吵的解決。例如,在一場激烈的爭論過後,夫妻可以短暫的離開爭吵現場冷靜一下。當雙方重新回到家裡的時候,他們會當著孩子的面手把手,擁抱對方,並且對對方說“對不起”“我愛你”。從爭吵到和好,孩子的恐懼和焦慮感會煙消雲散,甚至會讓父母感情和諧的想法更加堅定。

【小西瓜總結】沒有哪對夫妻是完全和諧的,沒有哪個家庭是完美無缺的,既然爭吵無法避免,那就積極學習一下如何將爭吵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如何用真誠的解決修復家庭關係,把爭吵變成孩子學習和良好性格形成的真實素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