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奇妙的語言之旅 聽聽孩子說什麼

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智商正相關, 語言能力越強的孩子, 智商越高, 學業能力越強, 交流能力也越強, 交流能力繼而推動社交能力的發展。 四五歲時孩子們語言能力就大相逕庭了, 這差異又和生命的前幾年的語言環境息息相關。 什麼是好的語言環境?一個能讓孩子願意說話、有話可說的環境就是好的語言環境。 孩子怎樣才願意說話、有話可說?

寶媽手記

我女兒莉莉12個月到30個月, 我每天把她說的話、和誰說的、當時的場景記下來。 為了向大家解釋這個問題, 我特意把這份龐大的語言日記流覽了一遍,

Advertisiment
挑出了她2歲前後一個月說的一些話, 作為例子與大家分享, 看看這些話是在說什麼?

豐富的語言環境1. 玩耍可以刺激語言的使用, 豐富的語言環境伴隨豐富的玩耍產生。

“I小貝貝抱。 I小貝貝睡覺覺。 ”(I意為“我”)她喜歡抱著自己的小布娃娃。 這句話是說自己要抱小貝貝睡覺。

“婆婆, Idoggie吃飯飯。 ”(I意為“狗狗”)象徵性玩耍之一是照顧玩具動物。 她有一隻硬體可以拉著的狗。 她會給狗狗洗澡、喂它吃飯。 這句話是和保姆說, 自己正在喂狗東西吃。

“Doggie走路腳丫丫。 ”在玩玩具狗, 評論狗在用腳走路。

“Doggie睡毯毯。 ”在玩玩具狗的時候, 表達了自己的這個主意, 就是要給狗鋪上毯子睡覺。

“Mommy穿鞋鞋Daddy。 ”莉莉突發奇想, 讓媽媽穿爸爸的鞋子。

婆婆:畫什麼?

莉莉:畫姐姐。

婆婆:畫哪個姐姐?

Advertisiment

莉莉:畫薩賓姐姐。

看見她拿著筆在塗, 保姆就去問。

2. 語言可以表達要求, 好的語言環境是孩子感到能自由表達要求的、表達的要求會被考慮的。

“莉莉不看Arthur恐龍。 ”

“不看Arthur做夢怕怕。 ”

孩子當時喜歡看一個幼兒電視系列劇Arthur。 其中一集當Arthur和朋友露天睡覺的時候, 夢到被恐龍襲擊。 她怕看這個片子, 在大人幫著放Arthur片子前提出不看這個片子的要求。 大人就不放這個片子。

“莉莉不看阿西看薩賓。 ”

當保姆要帶莉莉出去玩的時候, 她提出這個要求, 就是說要和叫薩賓的小朋友玩, 不要和叫阿西的小孩玩。 薩賓對她很友好、忍讓。 阿西會欺負她。 大人也會儘量照做, 當莉莉和阿西玩耍的時候會更加關注、協調孩子間的互動。

3. 語言可以用來指揮別人。
Advertisiment
當然, 只有孩子感覺到能指揮得動大人了, 才會繼續指揮。

“Mommy tunnel進!”(tunnel意味“隧道”)家裡有一個玩具隧道, 她指揮我鑽進去, 我就馬上鑽進去。

“Mommy坐!”

她坐下看電視, 拍拍旁邊座位讓我坐下。 我就坐下。

4. 語言可以表達情緒, 好的語言環境是孩子感到能自由表達情緒的, 表達的情緒能被關注的。

“莉莉怕怕娃娃people。 ”(people意為“人”)兩歲後和別的孩子玩耍互動增多, 對別的孩子稍具進攻性的行為感到害怕, 通過這句話表現出來, 大人傾聽、用表情和語言回應。 (不會“小孩”這個詞, 就自創“娃娃people”。 )

奇妙的語言花蕾5. 語言可以用來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欲望和機會刺激語言的使用。

“下雨傘傘。 ”

我和她一出門, 發現下雨了。 她這句話的意思是下雨了,

Advertisiment
我們回家拿傘吧。 大人當然接受這個建議。

6. 語言可以用來評論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生活, 和周圍的人越親密、對周圍的事物越好奇, 孩子就越有想評論的衝動。

“媽媽吃辣的肉肉。 ”

評論媽媽在吃的東西。

“媽媽擦脖脖。 媽媽擦臉臉。 媽媽擦鼻子。 ”

早上看見媽媽在洗臉, 就評論了以上幾句。

“Daddy回來了。 ”“婆婆回來了。 ”

每次一聽到誰要進家門了就這麼說。

“Mommy上班。 Daddy上班。 婆婆上班。 ”

誰要離開家了, 她就說是去“上班”, 雖然保姆婆婆來家裡才是上班!

“Mommy走貝貝。 貝貝走Mommy。 ”

在大街上看到媽媽領著孩子在走, 想評論一下, 先說了第一句, 覺得詞不達意, 又把詞倒過來說了第二句, 還是覺得詞不達意。 我從她失望的口氣能聽出來。 家長馬上表示關注, 並說一句“對了,

Advertisiment
媽媽領著貝貝在走路。 ”

“阿姨吃藥藥。 ”

指著一位正在吞維他命粒的朋友。

“蟲蟲爬在這裡。 ”

指著一隻正在爬的蟲子。

7. 家庭中豐富的家務活動能早就很多語言使用的機會, 我們幹家務的時候會帶著她, 邊幹邊說幹的是什麼, 怎麼回事。

婆婆:“婆婆倒垃圾。 婆婆拿得動。 莉莉拿不動。 ”

莉莉:“婆婆動。 莉莉不動。 ”

是啊, 孩子想說話是因為和眾人產生了互動(爸媽, 婆婆, 朋友, 鄰居, 小朋友)、對動物們生髮了好奇和情感, 有機會玩耍、觀察事物, 有自由表達真實感受, 敢對大人提要求。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莉莉兩歲的時候在我快下班的時候, 和保姆婆婆說的:

“拿個葡萄接媽咪!”

親愛的家長們, 這就是我觀察、分析出來的秘密。 現在我和十二歲女兒的互動常常是唇槍舌劍, 另外一番驚喜和發現。你們好好享受孩子這生命早期的朵朵鮮豔稚嫩的語言花蕾,多給它們施肥澆水吧。

寶媽的話

孩子們學習語言的旅程太奇妙太重要了,導致語言發展成為兒童心理學的一個超級重頭研究領域。而這又是我的研究專攻。知道得越多越難寫出一篇濃縮的小文。我想來想去,如何把最有價值的資訊貢獻給大家。結果如此文。

另外一番驚喜和發現。你們好好享受孩子這生命早期的朵朵鮮豔稚嫩的語言花蕾,多給它們施肥澆水吧。

寶媽的話

孩子們學習語言的旅程太奇妙太重要了,導致語言發展成為兒童心理學的一個超級重頭研究領域。而這又是我的研究專攻。知道得越多越難寫出一篇濃縮的小文。我想來想去,如何把最有價值的資訊貢獻給大家。結果如此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