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兒不再膽小了

女兒不再膽小了

我的女兒曾是個膽小畏縮的孩子。 當一群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遊戲時, 女兒總是站在角落裡, 看別人玩, 隨別人笑。 當小朋友邀請她參加遊戲時, 她卻躲在爸爸媽媽的身後。 女兒上幼稚園後, 這種表現更為嚴重。 當老師請女兒給其她小朋友講故事或表演舞蹈動作時, 他總是不予反應, 要麼就說“我不會“。

女兒的膽小讓我們很著急, 長此下去, 將不利於孩子良好個性的形成。 於是, 我開始嘗試改變女兒的膽小。 我認真分析了女兒膽小的原因, 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外, 在她成長過程中的生活環境是主要因素。

Advertisiment
女兒從小由保姆帶, 多數時間待在家裡, 很少與外人接觸, 上幼稚園前幾乎沒有夥伴, 致使她害怕表現自己, 不知道怎樣與別人交往。 針對這些情況, 我們採取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方法:

為孩子尋找一個好的夥伴。 孩子之間是容易接近的。 我先在親友中為女兒尋找較為熟悉的夥伴。 10歲的朋朋是個男孩子, 活潑懂事, 女兒特別喜歡他。 我便囑咐朋朋好好帶妹妹玩兒, 只要不出危險, 怎麼玩兒都可以。 女兒被朋朋各種新奇的玩兒法所吸引, 很快和他一起玩起來。 她玩得開心極了, 不時發出少有的歡笑聲。 在朋朋的帶動下, 女兒漸漸地也能參與其他孩子的遊戲了。

淡化孩子怕生緊張的心理。 以往一來客人,

Advertisiment
我總要求女兒與客人打招呼, 女兒對客人形成了一種緊張、畏懼心理, 見有生人在屋, 連門都不敢進。 我開始試著消除孩子怕生緊張的心理。 有客人來, 我不再把她叫出來與客人見面, 也示意客人裝作沒注意她。 幾次之後, 女兒敢進客人待的屋子了。 大約過了兩個多月, 女兒便能主動為客人拿畫報了, 偶爾還和客人簡單地說一下畫報上的內容, 基本消除了緊張心理。

抓住孩子的興奮點, 及時鼓勵、引導。 正常的孩子都是有表現欲的。 一般來說, 孩子在興奮的時候膽子最大, 表現欲也最強。 這時成人及時鼓勵、督促, 孩子一定會勇敢地表現。 女兒喜歡唱歌、跳舞。 一次音樂活動, 她在位子上表演得投入極了。 老師及時誇獎了他。

Advertisiment
當幾個小朋主動到前面表演時, 女兒一直看著老師, 眼裡閃著興奮的光芒。 老師立刻請了她, 結果他表演得好極了。 有了珍貴的第一次, 女兒主動表現的要求越來越多, 漸漸地變得不再膽小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