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女兒為何不再好客

可轉眼間, “親善大使”上了幼稚園的中班, 這一年中, 居然沒有請一個小朋友來家玩。 一天, 潁潁媽媽去幼稚園接女兒, 聽到女兒的同學黃昕在徵求女兒的意見:星期六我去你家玩好嗎?潁潁馬上流利地扯謊說:不行, 我要去少年宮上課;我媽媽現在也不喜歡小朋友來我們家玩了。 潁潁媽驚得眼珠都要掉下來, 她沒想到女兒想謝絕人家, 卻抬出她來當盾牌。 回家的路上, 潁潁媽責備女兒:太過分了, 你知道媽媽從來都是歡迎小夥伴上門做客的。 給媽媽說實話, 為什麼不歡迎黃昕來我們家玩?

潁潁居然委屈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你知道黃昕家有多大嗎?光衛生間就有三個,

Advertisiment
還有車庫、花園。 而我的房間那麼小, 開遙控汽車都不夠地方……

潁潁媽事後對同事感歎道:現在的孩子真複雜, 居然為自己的家境感到自卑和羞愧, 為此寧可一個人孤獨地呆著, 像小烏龜縮進殼裡, 並認為這是免受傷害的惟一途徑。 這樣的孩子以後怎麼走進社會?

在3-6歲的孩子中, 確實有不少“不好客”, 其原因多數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不願意與家境懸殊的小朋友往來。 家境局促的孩子怕房子小沒有活動空間, 怕自己的玩具太寒磣讓小夥伴們看不起;家境優越的孩子則怕自己的高級玩具被小夥伴弄壞, 怕小朋友搞亂、弄髒自己的家而挨父母的罵。

Advertisiment

二是顧忌到小夥伴可能提出要借書、借玩具的要求。 5歲的鑫鑫就說, 我怕上門來玩的小朋友借我的大吊車。 借吧, 我怕他們弄壞;不借吧, 又怕他們說我小氣。 乾脆就不讓小朋友來家好了。

三是怕媽媽們的交談洩露自己的秘密。 6歲的媛媛與5歲半的姚姚在自己家中捉迷藏, 無意中聽到媽媽們在客廳大擺龍門陣, 把自己尿布時代的笑話都告訴了對方的媽媽。 媛媛馬上不高興起來, 沖到客廳質問媽媽:說好這是我們倆的秘密, 你怎麼能告訴別人?任媽媽怎樣解釋, 媛媛也不肯原諒媽媽:姚姚可是自己的同學呀, 這下子自己的醜事全班小朋友都知道了。 為了預防媽媽變成一隻“大嘴怪鳥”, 媛媛從此再也不請小朋友上門了。

Advertisiment

針對孩子的顧慮, 父母可以這樣消解孩子的“社交退縮”情結:

告訴孩子家無論大小都能孕育童年的幸福。 除了房子車子, 父母的愛心、鄰居的友善、家人的烹飪技藝, 乃至一家三口的幽默和童心, 都可以給孩子帶來驕傲。 因為攀比家境而自動疏遠朋友是很不值得的, 家境不同的孩子在眼界與樂趣上各有所長, 玩在一起會更有意思。

告訴孩子有理有節地說“NO”。 可事先告訴小夥伴哪些圖書或玩具是紀念品、或容易損壞, 不能借;“其他的, 你可以借一樣……”這樣可以令自己與別人都舒心。

與孩子約定哪些話題不可以與別人講。 如果孩子有過“教訓”, 對大人的誠信產生了懷疑, 那麼, 索性讓對方家長把孩子留下來, 自己去忙自己的事好了,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以令孩子間做客的氣氛更輕鬆和諧。 同時, 父母也不妨告知孩子, 偶爾拿自己的糗事自嘲一番, 是有自信和勇氣的表現, 這樣可以使小朋友的心理不那麼敏感和脆弱, 可錘煉心理的承受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