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子連續第3年第4次參加公務員考試 懷孕仍複習到深夜

 昨日上午8時10分, 離開考還有50分鐘, 陳依梅(化名)早早趕到了海軍工程大學考點。
出發前, 她特意將一家三口的照片作為“幸運符”放進貼身的荷包裡, 笑著對送考的丈夫說:“希望你們爺倆能夠保佑我這次考上。 ”
陳依梅, 大冶人, 32歲, 一個兩個多月寶寶的媽媽。 這是她連續第3年第4次參加公務員考試, 報考的是當地稅務部門的一個職位。
3份私企工作催生“考碗”想法
陳依梅考公務員, 是受丈夫的影響。
丈夫小曾是公務員, 在鄉鎮上班。 兩人談戀愛時, 陳依梅在一家百貨商場做會計。 每逢節假日商場最忙, 小曾放假了,

Advertisiment
陳依梅卻要上班。
2010年, 兩人向單位請婚假, 小曾按國家規定獲批了10天, 陳依梅卻只請到了5天假。 小曾建議妻子:“不如你也考公務員吧。 ”
“選擇考公務員, 並不是為了清閒, 就是為了圖穩定和正規。 ”陳依梅2006年研究生畢業後至今, 就職的3家單位都是私企。
第一份工作, 她請假照顧生病的母親被老闆炒了魷魚;第二次是她主動辭職, 原因是老闆不願意按照實際薪酬給員工買足社保。
幹得最久的第三份工作, 如今也因為她生孩子變得“危在旦夕”。 雖然她還在法定的產假裡, 但是老闆已透出口風, 如果想回來上班就只能做收銀, 工資只有以前的一半。
三次令人沮喪的工作經歷, 讓陳依梅無比渴望“體面又穩定的體制內幸福生活”,
Advertisiment
俗稱“鐵飯碗”。
這個想法, 是大多數考生對“為什麼要考公務員”的解釋。 而這一解釋, 有資料充分說明。
去年, 由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出具的《機關文化建設與職工心理健康調研報告》指出, 74.1%的(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覺得自己過得很幸福。 去年一家門戶網站調查顯示, 59.3%的居民認為公務員獲得幸福感更高。 在2011年兩會前的調查中, 40.4%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對伴侶的職業有要求, 希望他是公務員”。
3年未出遊一次
會計專業畢業的陳依梅聲音清脆動聽, 個性開朗健談, 用她的話形容自己:“愛玩愛笑愛旅遊。 ”
但是“考碗”之路, 讓活潑的她必須面對枯燥的複習生活。
沒結婚前, 只要有時間, 陳依梅就要計畫出門旅遊。 從訂下考公務員的目標後,
Advertisiment
陳依梅3年沒有旅遊過, 即使是週末, 也全部貢獻給複習。
前兩年, 陳依梅參加了2次國考和1次省考。 每次都差一點就通過了。 雖然沒有成功, 但是卻讓作為理科生的陳依梅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丈夫小曾為了幫助妻子實現願望, 不僅主動承擔了家務, 還每天將報紙上覺得可能是考點的時事新聞圈點出來, 方便妻子閱讀。
去年, 陳依梅懷了寶寶, 雖然是高齡孕婦, 但是她還是沒有放棄。 晚上複習太晚, 都被婆婆逼著關燈休息。 “有了孩子, 更希望自己能夠考上公務員, 給他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 ”
陳依梅家中, 一側書櫃放著全部是她應考的資料。 翻開裡面任何一本, 上面都密密麻麻寫著複習筆記。
“一次考不中就多考幾次”
考試前一個星期,
Advertisiment
作為妻子迎考的“後勤保障”, 丈夫小曾開始在網上訂海軍工程大學附近的酒店。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 酒店早就被搶訂一空。 夫妻倆只得退而求其次, 借宿循禮門附近的妹妹家中。
從循禮門到海軍工程大學, 公車有8站, 乘坐計程車20分鐘內能到。 前天下午, 小曾分別用兩種方式替妻子到考場探路, 為妻子節省出考前最後半天的複習時間。
昨日16時30分, 陳依梅從考場出來, “考的還行”。 卸下了應考的包袱, 陳依梅輕鬆了許多。
“如果這次沒有考上怎麼辦?”面對這個問題, 陳依梅斬釘截鐵地說:“那就像範進一樣, 一次考不中就多考幾次。 公務員的錄取年齡上限是35歲, 我就考到35歲, 考到不能考為止。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