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麼?早在1929年,
美國醫學協會刊物上就發表過關於說話開始時間和智商關係的文章。
文章的作者通過對1000個人的資料分析得出結論:開始說話的歲數和智商成反相關,
意味著統計上來講,
說話越早的孩子之後的智商就越高。
但是這樣的研究對我們家長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首先,
這1000個人的資料都是通過家長的陳述來判定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的,
而家長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肯定會有所偏差。
其次,
智商測量是3歲到成年都有的,
而我們都知道,
智商在各個年齡段會有不同,
Advertisiment
實驗者是如何進行這種智商矯正的,
並沒有在文章中提到。
最後,
即使資料方法和結論都沒有問題,
我們也會發現,
其實個體差異還是相當大的。
19個月開始說話的孩子有的智商能達到130以上,
而有的卻在90以下。
雖然統計上的平均值有總體的趨勢,
但是對於普通個體來說基本沒有用處。
後來的一些研究也發現,
早說話的孩子到了學齡期,
在學校的表現和成績也相對說話晚的孩子要高一些。
甚至有的研究還發現,
說話晚的孩子長大以後的犯罪率也相對高一些。
但是研究者也都指出,
這些研究的統計顯著性都不夠明顯。
寶寶說話早晚智商高?有人認為,
語言的發育可以預示小兒將來的智力,
說話早的,
智力水準也較高。
Advertisiment
但是也有例外,
很多智力正常或者智力較高的小孩,
語言發育也可能較晚。
所以,
不能僅僅根據說話早晚來判斷智力高低。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4歲還不會說話,
他的父母甚至以為他是啞巴,
直到9歲說話還不流利。
不同的孩子使用語言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比如,
一個2歲幼兒可能不停地說:“傑傑要甜餅,
傑傑有球”,
而另一個則更早使用“我”這個語言。
小兒理解一個詞比說出這個詞要早得多,
和孩子一起看畫冊時,
你說出畫中的物品,
他能指出來,
但不一定能說出來。
正常情況下,
每個孩子說話的早晚大不相同,
有的孩子八個月就開始說單個的詞,
不到一周歲就能說簡單的句子。
也有些小孩智力發育很正常,
但三、四歲才會說話,
Advertisiment
有的還要晚。
讓寶貝開口說話的3個建議?1、要多與寶貝進行交流如果寶貝處在一個少有語言交流的環境中,
則寶貝就會缺乏學習、模仿語言的環境。
學習語言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寶貝從聽開始學習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會加入他們的觀察,
從父母說話的聲音、動作等一連串的資訊裡感知詞語的含義。
所以,
父母是寶貝學習語言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應從寶貝出生開始,
儘量多地與寶貝交流,
讓寶貝獲取更多的詞彙資訊,
為開口說話打下良好的基礎。
2、為寶貝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除不斷地與寶貝進行交流外,
還要給寶貝創造用詞語交流的環境。
有的父母對於寶貝的要求,
還沒等寶貝說,
就已經為寶貝準備好或做好了,
Advertisiment
或很少帶寶貝外出接觸其他小朋友。
這樣,
寶貝沒有與人交流的機會,
自身積累應用語言的機會和經驗就少。
因此,
父母除了要儘量多與寶貝說話交流外,
還要給寶貝說話的機會。
即使寶貝開始表達的不是很清晰,
但經過父母的引導,
寶貝的說話能力會很快提高的。
另外,
為寶貝提供與同齡人接觸交流的機會。
在與同齡的寶貝或年齡大一些的寶貝玩的過種中,
寶貝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激發,
變被動為主動的應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感受與想法。
3、利用遊戲幫助寶貝練習說話有時,
父母地一字一句地面對面的教寶貝說話,
無形中會給寶貝帶來壓力與強迫感。
其實,
父母不妨試試用遊戲的方式幫寶貝練習說話。
Advertisiment
父母要與寶貝約定好,
在遊戲中只有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才能得到想要的玩具或是獎勵。
可以先為寶貝做一些示範,
當寶貝投入到遊戲中,
用語言表達不再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與重複,
就變成了一種樂趣。
此外,
父母也可利用延遲滿足的辦法,
“強迫”寶貝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
然後再滿足寶貝的要求,
讓寶貝從中體驗到應用語言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