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 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 隨著妊娠的進展, 子宮逐漸增大。 妊娠足月時, 子宮腔的容量比未孕時增大1000倍左右。
子宮主要由平滑肌組成。 妊娠後子宮肌纖維增生、肥大;妊娠後半期, 則主要是子宮肌纖維本身的伸展、加長、變寬。 因此, 未孕時子宮重量僅50克, 到足月妊娠時子宮重量可達1000克左右。 子宮肌纖維之間有豐富的彈力纖維, 使妊娠子宮變軟而富有彈性。 子宮血管增粗, 血運豐富;胎盤絨毛伸入子宮蛻膜的血竇中, 從而保證胎兒能自母血中吸取營養物質, 並將其代謝廢物排出。
子宮於妊娠12~14周開始有不規則收縮,
Advertisiment
子宮下段即子宮峽部, 是子宮體與宮頸交界處。 子宮峽部在非孕期僅長1釐米;妊娠後, 峽部逐漸被拉長, 形成子宮下段。 足月時子宮下段可長達7~10釐米。
子宮頸在妊娠期因充血而變軟, 並呈紫色。 宮頸管腺體分泌增多, 並積聚在子宮頸管內形成黏液栓, 可以避免陰☆禁☆道內的細菌上行。 妊娠末期, 子宮頸漸縮短, 頸口變松, 表明逐步成熟。
Advertisiment
以上的變化是在大腦皮質控制及內分泌激素, 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調節下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