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性沒有卵泡是什麼原因導致

沒有卵泡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下丘腦功能障礙、垂體功能障礙、卵巢功能障礙及甲狀腺和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和多囊卵巢綜合症等。 除以上常見病因外, 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症和一些性腺以外的其它內分泌系統導致的沒有卵泡表現, 也是必須要在治療過程中要逐一排除的原因。

首先應用詳細的檢查來進行辨證:B超、內分泌六項、基礎體溫測定以及診斷性刮宮和相關激素測定等。 但最基本的是要進行卵泡測定。

卵泡測定方法

自經期的第八天起, 每隔兩天進行B超檢測一次, 檢測時要觀察雙側卵巢的大小、體積和形態等,

Advertisiment
並要記錄卵泡的大小和數目, 以及時間等。 直到發現卵泡直徑達到17毫米時, 就改為每天B超檢測一次。 一直到卵泡發育成熟直徑達20-23mm時, 應改為每天測兩次。 直到排卵。

卵泡監測有哪些需要注意

卵泡監測時, 不能一看到有優勢卵泡或成熟卵泡即停止監測, 應一直監測到確認排卵或卵泡發育不良、卵泡黃素化為止。

原因:因為發育不良的優勢卵泡可能會逐漸萎縮變小;而有的卵泡會一直長大到30--40mm以上, 不能排出, 出現排卵障礙, 卵泡在卵巢內衰老, 發生黃素化;此時B超可提示卵泡內出現網狀絮狀回聲及強光點, 此時, 基礎體溫可能已經升高。

一些使用克羅米芬促排卵者, 應在服完藥第二天開始卵泡監測;一些卵巢功能較差者,

Advertisiment
對克羅米芬無反應或慢反應, 卵泡監測時應注意。

卵泡監測配合基礎體溫測試, 可以較準確判斷卵泡發育、排卵情況及黃體功能。

對於月經週期較長者, 如多囊卵巢綜合征者, 常有月經稀發, 30多天、50多天甚至90天以上才有一次月經, 卵泡監測可以從第10天開始, 如果出現》12mm以上優勢卵泡, 應該每天或隔天監測一次;如沒有優勢卵泡, 可每間隔3天監測一次, 至出現優勢卵泡, 改為每天或隔天監測一次;(注意:從監測到優勢卵泡到卵泡成熟排卵一般為3--4天, 因此, 如間隔時間超過5天, 可能會錯過機會!)

臨床上, 30天、50天甚至70天以上排卵者成功懷孕的例子不少。

以上就是關於卵泡監測的注意事項的介紹了,

Advertisiment
瞭解卵泡監測的注意事項, 正確進行卵泡監測。 以便達到快速懷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