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女性經期為何情緒低落?

許多婦女在月經周期中存在情緒波動問題, 尤其是在經期前和月經期, 情緒易低落、抑郁或脾氣急躁。 主要表現為煩躁、焦慮、易怒、疲勞、頭痛、乳☆禁☆房脹痛、腹脹、浮腫等。 有統計結果表明, 很大比例的婦女暴力犯罪活動和自殺也大都發生在經期4天和經期前4天這段時間內。 當然, 并非所有婦女都存在這種情緒改變, 而且程度也不會全這么嚴重。

造成這種情緒波動的原因, 有兩個方面:一是從生物學角度看顯然要涉及月經周期中固有的性激素的波動。 月經周期中無論是性激素, 還是垂體促性腺激素都將發生一系列變化,

Advertisiment
它們都會通過一定的神經機制影響著婦女的心理活動和行為, 引起一些情緒變化。 情緒變化和緊張反過來也能影響生殖激素的水平, 并導致排卵抑制和周期紊亂。

在經前期、絕經期、產后及服用避孕藥的婦女中常見抑郁的發生。 可見性激素和抑郁二者之間必然存在著某種聯系, 女性性激素水平恒定時情緒也是穩定的。 還有許多其他證據說明情緒與激素水平的關系。 如痛經婦女的心理發育可能不成熟, 表現有神經質的性格;患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病人中有70%~80%具有情緒障礙和性☆禁☆生☆禁☆活的問題。 這都是因為緊張情緒會促進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異常, 進而引起血管變化而大量出血。 二是有研究認為,

Advertisiment
情緒波動與文化修養、社會環境因素有關。 由于傳統習俗的長期影響, 女性認為經前必然出現焦慮, 這是對婦女文化壓迫的結果, 她們在經期前總是期待焦慮、情緒低落的發生。 看來, 生物學因素(激素水平)和非生物學因素(文化、社會、環境)都起著一定的作用。 激素、其他生理因素具有一定的影響, 它又因文化、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得到放大, 二者可以相互影響, 相互促進, 于是出現一些婦女情緒低落的問題。 (馬鳳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