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當人體需要由脂肪氧化反應提供能量時, 肉堿就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物質。
嬰兒容易缺肉堿
大量研究表明, 人體內的肉堿是以賴氨酸和蛋氨酸為起始原料, 在γ-三甲銨基丁內鹽羥基酶的作用下, 生成γ-三甲銨基丁內鹽, 最終在肝臟、腎臟和大腦裡合成的。 肝臟裡的γ-三甲銨基丁內鹽羥基酶的活性與年齡有關。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更需要肉堿
母親在妊娠後期迅速合成的肝糖原, 為初生嬰兒儲備了一定的能量。 但是在出生24小時以後, 嬰兒體內儲存的肝糖原很快就被消耗掉。 此時, 來自食物和體內儲存的脂肪, 就成為嬰兒心臟和其他器官提供能量的重要能源。 在出生3天內, 嬰兒的呼吸商數從1下降為0.7, 就是對這種熱量來源變化的一種反應。
Advertisiment
維持正常體溫, 是保證新生兒成活的一個關鍵。 而利用葡萄糖以外的營養物質來維持體溫, 是嬰兒對外界環境最重要的一種適應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 新生兒皮下的脂肪組織在受到冷環境刺激時, 會啟動生熱功能。 例如, 在足月生嬰兒出生後的頭兩個星期中, 出生天數越多的嬰兒血漿裡肉堿的濃度越高。 這些資料表明, 在葡萄糖來源有限的情況下, 脂肪酸是新生兒的主要能量來源, 也是嬰兒需要肉堿的主要原因。
小編提醒:新生嬰兒需要從母乳中攝取肉堿, 而用奶粉餵養的嬰兒則需要從配方奶粉中攝取肉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