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總是安靜地待著, 不愛說話不愛交流, 你一邊在誇獎他是好寶寶, 心裡卻擔心得不得了, 不停地揣測孩子是否是自閉症, 即使你明知他不是。 如何讓好寶寶變聰明寶寶, 小編給媽媽們支招了, 告訴你那些不知道的小妙招。
語言、交流障礙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1.情境。 語言的學習在真實、合適的情境中進步最快, 因為這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虛構、想像情境對於兒童來說都是非常吃力的。 你不能要求他在生氣的時候學習快樂的交流用語。
2.規則。 規則也許對於成人來說是一件有利的工具, 但是不是給孩子的,
Advertisiment
3.習慣。 和規則相似, 成人的習慣也不能作用於還是身上。 跟隨孩子的節奏、習慣、步伐才是加快學習的關鍵。
父母該如何做呢?
1.構造輕鬆快樂的情境
孩子都是快樂的, 那麼孩子的學習也應該是快樂的。 如果他不願意說話, 那麼就隨他, 不要催促, 但是可以適當的引導。 如你說他聽, 用一些搞怪、輕鬆的語調告訴他正在做的事、他手裡的玩具的名字、你在做的事等等。 如果他有興趣, 就會跟著你一起說。 但是孩子說錯的時候, 不要立刻糾正, 這會打斷他們的樂趣, 長期以此, 孩子們就會失去說話的興趣的, 因為你總在批評錯誤。
2.不同的人不同的交流
如果媽媽的交流已經讓孩子提不起興趣, 那麼就換爸爸吧。
Advertisiment
3.你聽他說
如果孩子的興趣已經被你完全帶起, 那麼減少你說話的次數。 開始聽他講話, 並且積極回饋。 如果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話很有興趣、很開心, 那麼他就會繼續表現。 也許孩子說話的速度太慢或者說了很多卻依舊沒有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 不要著急代替他, 你應該引導他講完、抓住重點, 讓孩子能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交流的樂趣。
4.畫畫也是一種交流
交流的方式並不是只有說話一種, 如果在他喜歡上說話之前已經愛上了畫畫, 那麼不要阻止他、批評他。 要知道, 畫畫也是一種交流。
Advertisiment
5.生活即學習
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 同樣的, 你不會發現一位整天呆在房間的孩子可以描繪坐過山車的心情, 因為他沒有經歷過。 有研究證明, 豐富的社會認知可以幫助孩子學說話。 所以, 讓孩子開拓眼界、自己感受生活, 都可以提高他們的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