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父母懂得向孩子示弱

教育孩子, 除了言傳身教和循循善誘之外, 善子示弱的父母.也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父母要適時任憑孩子扮演強大的角色“駕馭”自己, 藉以幫助孩子釋放白天在成人世界中積累的弱小感, 並讓親子關係更密切。

“強父母、弱小孩”模式需要顛覆

親子關係中, 作為成人的我們往往習慣了扮演權威、強大的角色, 保護孩子的安全、引導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行為界限“建章立制”等等, 其出發點則是為了更好地愛孩子, 並做好父母的角色示範。 於是, 在很多家庭裡, 強大的父母, 弱小的孩子, 成為親子互動模式的常態。

Advertisiment

然而, “強父母、弱小孩”的親子互動模式在給孩子安全感、為他們成長助力的同時, 也很容易令孩子積累一些弱小感, 削弱孩子獨立面對這個世界的力量。 這些消極的自我體驗, 積累到一定程度, 很容易成為自卑、負性情緒的來源。 《傾聽孩子》的作者惠芙樂·夏洛蒂就建議父母每天給孩子半個小時的親子時間, 在這半個小時裡, 父母要放下成人的架子, 與孩子打鬧成一團, 任憑孩子扮演強大的角色“駕馭”自己, 藉以幫助孩子釋放白天在成人世界中積累的弱小感, 並密切親子關係。

在育兒過程中, 父母除了有意設置讓孩子“強大”的時間外, 還可以隨機向孩子示弱, 藉以激發孩子內在的積極能量, 這樣的示弱, 可以講究技巧,

Advertisiment
但一定要真誠, 以免被孩子識破, 弄巧成拙。

示“膽小”之弱, 讓孩子更勇敢

當下的“育兒指南”中, 有一種很有影響力的觀點, 那就是為了避免孩子受到消扱暗示, 父母即使害怕特定的事物, 最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 以免孩子“觀察學習”到了父母對特定事物的恐懼。 這樣的“逞強”非常難為父母不說, 也未必真的把孩子影響得更勇敢。 相反, 父母適當地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恐懼, 更容易激發孩子的保護欲和對特定事物的勇氣。

舉個我個人的例子, 我自己有個從小到大如影隨形的恐懼, 那就是害怕蟲子, 考慮到女兒桐桐去鄉下時也有點怕蟲子, 一開始我也希望自己能掩飾這種恐懼, 但我很快發現這樣做很難。

Advertisiment
有一次給女兒讀書時, 一不小心翻到一個帶大青蟲的頁面, 我竟然嚇得驚叫著把書一扔老遠, 原以為女兒會被嚇著, 卻沒想小傢伙被媽媽驚恐的樣子逗樂了, 拾起書來後, 一會兒得意地哈哈大笑, 一會兒安慰媽媽不要害怕。 結果, 媽媽的恐懼沒有被安慰掉, “蟲子”事件卻成為桐桐不怕蟲子的轉捩點。 從那以後, 再看到蟲子的時候, 桐桐有時會惡作劇地拿來嚇唬媽媽, 有時會懂事地保護媽媽, 無論如何, 她對蟲子的恐懼已蕩然無存了。

示“笨拙”之弱, 讓孩子更獨立

憑經驗我們知道, 善於偷懶的媽媽, 更容易養出獨立的孩子, 那麼這個“懶”怎麼“偷”呢?學會示弱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拿整理書包這件事為例。 我的女兒桐桐上幼稚園的第一天,

Advertisiment
為了培養她的責任感, 我就對她說:“媽媽小時候沒有整理書包的經驗, 以後你自己的書包就靠你自己了, 媽媽沒有能力幫你。 ”桐桐一聽媽媽搞不定, 就很自然地接受了, 從此直到後來上小學, 我都不用管她的書包。

對於那些凡事特別依賴父母的孩子, 父母更要善於示弱, 甚至故意犯錯, 以喚起孩子對自己的擔當意識。 比如, 對於習慣媽媽幫他整理書包的孩子而言, 媽媽可以在整理時故意遺漏一些東西, 讓孩子次日上課時發現依賴媽媽帶來的不便, 在這個基礎上, 父母再提出孩子親自來整理的要求, 一旦孩子“就範”, 就及時鼓勵孩子的進步, 以此類推, 逐個擊破孩子依賴性較強的行為。

示“差距”之弱, 讓孩子更自信

Advertisiment

孩子雖然弱小, 但他們的很多能力, 比如音樂感知能力、語言學習能力、想像力等, 卻是成人望塵莫及的, 而且由於自小就有著更好的教育條件, 當今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往往比父母更強。 如果父母能夠善於發現這些差距, 並適當示弱, 則更容易激發孩子的自信。 就我自己而言, 當發現女兒哪些方面比我強的時候, 我常用的示弱語言是:

“……太厲害了, 媽媽小時候都不會呢! ”

“……能不能告訴媽媽, 怎麼才能像你做得一樣好呢?”

“……媽媽有個請求, 你來當媽媽的老師好不好?”

通常情況下, 當桐桐發現作為成人的媽媽不如她時, 都是更添信心並樂於幫媽媽一起進步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