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引導師一般都是父母, 而爸爸這這方面教育的比重會大些, 靠著爸爸的引導、教育認識社會。 為人父的男人不要言行不一, 教育的和自己做的不同, 不以身作則是維持不好親子關係的。
孩子與父母親的關係是狹義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乃一個人一生中最早經驗到的關係, 也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 假如這層關係發展良好, 它將成為孩子一生中一連串和他人良好關係的基礎。
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基本態度、行為模式、人格結構, 在嬰兒期的親子互動過程中早已奠定基礎,
Advertisiment
親子關係的影響力:
1、對語言發展之影響(語言的發展更多收益于母親)
2、對人格形成之影響(家庭失和協造成幼兒口吃、緊張、易怒, 長大後有神經官能症和少年犯罪)
3、對社會人際關係之影響(良好親子關係中感受到被愛、被需要、被欣賞、被接受, 奠定了孩子與他人之間良好的適應基礎, 家庭冷淡、無愛的孩子長大後不易相信別人, 不善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親子關係發展分期:
1、 生理共生期(自懷胎到嬰兒出生三個月)只滿足基本需求, 對人無差別反應。 運用信號行為維持與照顧者的親近關係
Advertisiment
2、 萌芽時期(自3個月~6個月)有選擇的社會反應行為。 對人物進行定位和表現信號行為。 對母親或代理母親職責的人表現出自發性的喜悅情緒和與眾不同的依附。
3、 穩定時期(6個月~8個月)開始對一個或幾個人的固定信號作出反應, 對始終照顧自己撫育照料的父母親明顯的表現與眾不同的依附行為。 A反應集中熟悉的特定物件。 B尋求與依俯對象的身體親近。
4、 進展時期
a、 嬰兒後期的親子關係(8個月~1歲):懂得否定, 例:推開奶瓶表示不要, 此時期表現為主動、積極、親密的親子關係
b、幼兒期的親子關係(1歲~6歲):3歲是關鍵期, 表現出分離焦慮, 依附母親。
c、兒童期的親子關係(6歲~12歲):不再以父母給予為主, 接受社會環境。
d、青年期的親子關係(12歲~20歲):重新省悟親子關係之依附結構,
Advertisiment
維持良好親子關係的方法:
1、教養態度:權威專制型、自由放任型、民主權威型
2、學會溝通方法
3、掌握獎懲策略
親子溝通的方法:
1、 類型:權威式親子溝通溺愛式親子溝通和諧式親子溝通:說服、資訊提供、談心(宣洩作用)、談天(常用)
2、親子溝通需以愛為基礎
3、如何營造親子關係
(1)提供舒適的外在條件良好溝的環境
(2)提供能促進、培養和保持子女情緒平衡所需通的建議:
(3)幫助孩子發展正確的自我觀念和健全的自尊
(4)示範並教導孩子做決定、選擇、評判和解決問題的方
(5)以言教和身教引導兒童的道德發展
(6)當孩子學著克服生活中的情緒難關時,
Advertisiment
(7)協助孩子的群體適應、人際關係
(8)幫助孩子表達他內在的創造力, 讓他的潛能儘量發揮
4、鼓勵幼兒的原則:
(1)多讚美鼓勵, 不要吝惜獎勵孩子
(2)獎勵的內容和其受獎勵的行為相符
(3)獎勵要在好行為發生後立即施行, 才有效果
(4)獎勵不要主太濫, 要通過競爭才有意義
(5)多用精神或社會的的獎勵, 少用物質獎勵
(6)口頭讚美的語句要具體
(7)獎勵要由外控逐漸引為內控, 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8)不要錯用獎勵, 要針對好的行為
5、懲罰的原則:
(1)懲罰並不等於體罰(動手、兇狠表情另幼兒生畏, 也容易讓幼兒模仿, 成為暴力型的孩子)
(2)要在不良行為發生後立即實施
(3)懲罰的方式要公平, 前後力求一致(同樣的行為應有相同的後果)
Advertisiment
(4)對幼兒的懲罰可以用取消某些他們視為重要東西的方式
(5)不要拿生命有關的事項來懲罰
(6)懲罰孩子要讓孩子明白你喜歡他, 只是不喜歡他的不良行為, 把人和事分開
(7)懲罰應配合口頭說明, 讓孩子明白自己被罰的原因
(8)懲罰孩子要注意就事論事, 不要羞辱、貶損孩子, 不要做超出其年齡的要求
正確經營親子關係:
1、用心去探討孩子的問題所在, 考慮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態
2、父母或祖父母的教養態度要力求一致, 不要讓孩子無所適從
3、給孩子清楚的愛, 明白的指示, 不要吝惜給予獎勵
4、教孩子包容, 體諒之前, 自己先要表現包容與體諒
5、和孩子一起成長, 給孩子彈性空間, 有彈性才能使親子關係持久
6、教導孩子要"協助", 而不是"代替"或"搶功"
7、不要把孩子當作父母的"所有物,隨意指揮
8、提供孩子快樂成長的環境不在物質而在精神
9、與孩子共定規則,讓孩子有規則可遵循
10、做子女的良好模範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條件
親子關係的禁忌:
1.不要罵孩子“笨”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通過與別人互動後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醜”、“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出“笨”、“醜”、“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孩子潛意識裡也許就這樣認定自己了。
2.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
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批評的孩子,自然而然會產生退卻行為,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這些孩子的人際應對進退技巧,自然不容易朝正向發展,一旦形成“不好相處”的性格,對孩子日後進入社會後與他人的交往溝通會帶來非常大的阻礙。
3.不要常以物質誘惑、威脅刺激要孩子表演或表現取悅大人
喜愛表演、表現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強孩子做這些,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4.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等拒絕的話
夫妻吵架或壓力大時,容易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傷痕,會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與異性或父母的相處模式,誰都不希望自己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出現負面的障礙吧!
5.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不會做,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
當父母是“萬能”時,孩子就是“無能”的!並非孩子“不能”或“不願”去學,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觀察,的確是父母不給孩子學習機會!
A.強勢的父母想掌控主導權,不願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久而久之,孩子凡事都需要父母,。
B.父母因為擔心、恐懼,阻止孩子“冒險”的探索,因而犧牲了孩子的學習機會,更阻礙了孩子潛能的發展。
6.不要只是處罰孩子,應進一步衡量“處罰”對孩子是否有效?
當錯誤已經發生了,應冷靜、耐心地跟孩子說明犯了什麼錯,討論分析應該如何避免錯誤發生,正向的處理過程更為積極有效。
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自己卻做些錯誤的示範,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認為這樣是正確的,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作為好爸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話語,正確的引導是把孩子引上正軌走。
而不是"代替"或"搶功"7、不要把孩子當作父母的"所有物,隨意指揮
8、提供孩子快樂成長的環境不在物質而在精神
9、與孩子共定規則,讓孩子有規則可遵循
10、做子女的良好模範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條件
親子關係的禁忌:
1.不要罵孩子“笨”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通過與別人互動後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醜”、“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出“笨”、“醜”、“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孩子潛意識裡也許就這樣認定自己了。
2.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
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批評的孩子,自然而然會產生退卻行為,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這些孩子的人際應對進退技巧,自然不容易朝正向發展,一旦形成“不好相處”的性格,對孩子日後進入社會後與他人的交往溝通會帶來非常大的阻礙。
3.不要常以物質誘惑、威脅刺激要孩子表演或表現取悅大人
喜愛表演、表現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強孩子做這些,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4.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等拒絕的話
夫妻吵架或壓力大時,容易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傷痕,會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與異性或父母的相處模式,誰都不希望自己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出現負面的障礙吧!
5.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不會做,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
當父母是“萬能”時,孩子就是“無能”的!並非孩子“不能”或“不願”去學,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觀察,的確是父母不給孩子學習機會!
A.強勢的父母想掌控主導權,不願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久而久之,孩子凡事都需要父母,。
B.父母因為擔心、恐懼,阻止孩子“冒險”的探索,因而犧牲了孩子的學習機會,更阻礙了孩子潛能的發展。
6.不要只是處罰孩子,應進一步衡量“處罰”對孩子是否有效?
當錯誤已經發生了,應冷靜、耐心地跟孩子說明犯了什麼錯,討論分析應該如何避免錯誤發生,正向的處理過程更為積極有效。
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自己卻做些錯誤的示範,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認為這樣是正確的,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作為好爸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話語,正確的引導是把孩子引上正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