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的教育,先從不給孩子貼標籤開始

膽小、懦弱、自私、霸道、任性、自卑、不誠實……你會給孩子貼上類似的標籤嗎?你知道小小的標籤, 會傳遞給孩子多麼消極的暗示嗎?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很多父母會不自覺地給孩子貼各種標籤:膽小、懦弱、自私、霸道、任性、自卑、不誠實等, 因為他們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説明孩子成長的最好方式是不斷告訴孩子什麼做得不對, 只有批評孩子的缺點和不足, 孩子才會改進。 如訓斥孩子撒謊, 他就會變得誠實;訓斥孩子膽小, 他就會變得勇敢;訓斥孩子懶惰, 他就會變得勤快, 等等。 然而, 事實果真如此嗎?

這種給孩子貼標籤的做法,

Advertisiment
往往會適得其反, 會固化甚至強化孩子的問題。 因為標籤本身就會對孩子形成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 我們越擔心的問題, 越容易發生。 幼兒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有限, 往往會透過父母的眼睛來完成自我認知, 以父母對他的評價來構建自我評價。 當我們常常批評孩子膽小、暴躁、腦子笨時, 孩子從父母這面鏡子中看到的是一個懦弱、任性、失敗的自己。 孩子會想“媽媽認為我膽小, 那我一定是膽小的”, 在孩子今後的性格或行為上, 往往會表現出一定的膽小傾向性。 我們常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其實, 父母也是孩子的鏡子。

父母之所以會給孩子貼標籤, 往往來自於對自我的否定。 對自身信心的缺乏投射到孩子身上,

Advertisiment
就變成了孩子的標籤。 大作家托爾斯泰說過:“一個人越聰明、越善良, 他看到別人身上的美德越多;而人越愚蠢、越惡毒, 他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也越多。 ”很多父母每天不停地找孩子的問題, 把孩子評價得一無是處, 給孩子貼了諸多標籤, 其實不是孩子不優秀, 而是父母沒能力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長處, 因為這些優點和長處是他們所不具備的。 於是, 貼標籤成為父母自己內心陰暗的投射。

記得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 說的是蘇軾與佛印和尚坐禪的故事。 蘇軾問:“禪師, 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如何?”佛印點頭贊道:“像一尊佛。 ”蘇軾對佛印說:“可是你坐禪像一坨屎!”佛印聽了, 置之一笑。 正所謂心中有佛, 所見皆佛;心中有魔,

Advertisiment
所見皆魔。 每個人都是通過感受、理解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理解孩子的。 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本質上正是我們與自己關係的一種投射。 我們的所見, 源於自己的內心視角, 我們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往往就是對自己最真實的認知。 所以, 不給孩子貼標籤, 父母自己首先要內心陽光、強大起來。

不給孩子貼標籤, 父母還要做到更多去關注孩子的感受、需求, 行為的動機和原因, 而不是孩子的行為本身。 因為我們給孩子貼各種標籤, 一般都是基於孩子那些我們不認可的表現和行為。 然而, 孩子的表現和行為是“果”, 父母的教養方式才是“因”, 是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壓制了孩子的情緒, 否定了孩子的願望, 對孩子的真實需求沒有給予積極及時的回應,

Advertisiment
導致孩子用一些我們不能接受的方式進一步表達自己。 或者根本就是我們做了一個壞的示範, 孩子只是在模仿我們而已。 當父母能夠自我管理, 並且給予孩子更多的人文關懷時, 自然就不會再給孩子貼什麼標籤。

不給孩子貼標籤, 是親子互動中重要的原則。 在與孩子溝通時, 無論是批評還是肯定, 都要多描述, 少評價, 盡可能的具體。 “標籤”這種結論性的評價往往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 當你因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籤時, 孩子會認為:“我腦子笨是天生的, 怎麼學也沒用, 那就乾脆不學了吧。 ”哪怕貼上的是“好標籤”, 也會適得其反。 當你因為某次孩子考了好成績而誇他“聰明”時,

Advertisiment
意味著下次如果沒考好, 就是他“笨”, 這會給孩子帶來焦慮。

不給孩子貼標籤, 是父母對孩子作為人的尊嚴、價值和唯一性的尊重, 是對孩子未來的無限可能性的敬畏。 身為父母, 我們要始終用對過程、態度的具體描述和關注, 以正向、肯定、積極的態度, 傳遞給孩子信心、勇氣和力量, 激勵孩子成為那個好的;而不是用只關注結果和行為的評價和標籤, 以負面、否定、消極的態度, 去批評孩子的缺點和不足, 告訴孩子怎麼做是錯的, 什麼是不可能的, 暗示孩子會成為那個壞的。

好的教育, 是給孩子更多的啟示、出路和可能性, 我們可以先從不給孩子貼標籤開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