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的開始

文明讓父母扮演了一個老愛唱反調的人的角色, 必須對很多小孩子的強烈願望說“不”:不許吮吸大拇指、不許撫摸生☆禁☆殖☆禁☆器、不許挖鼻孔、不許在髒地方玩、不許吵鬧, 等等。 對於嬰兒來說, 文明是冷漠而殘忍的:沒有了柔軟的乳☆禁☆房, 它給你一個硬硬的杯子;沒有了隨時可以方便的溫暖的尿布, 它給你一個冰冷的便器, 還要求你自我克制。

如果孩子想成為一個社會上的人, 有些限制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 父母在扮演文明員警時, 不能太過了, 以免引起本可避免的怨恨、抵觸和敵意。

父母不要每天早上去叫醒上學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孩子討厭打擾他們的睡眠、破壞他們的美夢的父母, 他們害怕父母來到他們的房間, 掀開他們的被子, 歡快地說:“起床刷牙去。 ”讓鬧鐘叫醒孩子是比較好的方法, 對孩子來說, 鬧鐘比盯著他們看的“鬧鐘媽媽”或“鬧鐘爸爸”要好多了。

八歲的艾蜜莉早上從床上起來總是很艱難。 每天, 她都希望在床上再多待幾分鐘, 而這幾分鐘最好永遠也不要結束。 她的媽媽對此有時脾氣很好, 有時會發脾氣, 而艾蜜莉卻總是一副樣子:慢慢起來, 吃早飯的時候很不高興, 討厭去上學。 每天的爭吵讓她的媽媽感到很累, 也很不滿。

可是當媽媽給了女兒一個意想不到的禮物——一個鬧鐘——後, 情況卻有了顯著的改善。 在禮物盒裡, 艾蜜莉發現了一張紙條:“給艾蜜莉,

Advertisiment
你不喜歡別人早上太早叫醒你。 現在你可以自己作主。 愛你的媽媽。 ”艾蜜莉又驚又喜, 她說:“你怎麼知道我不喜歡別人叫醒我?”她的媽媽微笑著說:“我算出來的。 ”第二天早上, 當鬧鐘響了之後, 媽媽對艾蜜莉說:“親愛的, 太早了, 你怎麼不多睡五分鐘呢?”艾蜜莉從床上跳起來說:“不, 我上學要遲到了。 ”

孩子不容易醒, 不能說他懶;孩子沒有馬上起床刷牙, 不能說他脾氣壞。 不要奚落早上很難活躍、很難有熱情的孩子。 與其讓他們捲入爭吵, 不如讓他們再繼續享受十分鐘的睡眠或者白日夢, 可以把鬧鐘調得稍早一點。 我們的話要傳達同情和理解:

“今天早上起床很難。 ”

“躺在床上做夢真舒服。 ”

“多睡五分鐘吧。

Advertisiment

這樣的話讓早晨變得歡快, 製造出一種溫暖、親密的氣氛。 相反, 下面憤怒或者嘲笑的話只能帶來冷淡、陰沉的氣氛:

“起床, 你這個懶蟲!”

“你馬上從床上給我起來。 ”

“天哪, 你是另一個裡普•萬•溫克爾(美國作家歐文筆下的主人公, 嗜睡。 ——譯者注)。 ”

或者擔憂他們的健康:“你怎麼還在床上?你病了麼?有什麼地方痛?肚子痛嗎?頭痛?讓我看看你的舌頭。 ”所有這些話都在向孩子建議:接受溫柔、關懷的方法就是生病。 孩子可能還會覺得如果他們否認父母如此和藹地列出來的疾病, 父母會覺得失望, 因此孩子不得不裝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