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需要靠幼稚園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需要把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到各領域和一日環節活動中, 這樣才可以讓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讓幼兒願意做、主動做

1.創設情境, 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願望。 在日常活動中可以創設出許多情境。 如:我在所有的小凳子上都貼上了哭臉, 幼兒進到活動室發現所有凳子都發生了變化, 這時我說:“嗚嗚嗚, 小凳子好傷心呀, 它好久沒有洗澡了, 變得好髒好髒呀, 誰願意幫幫它?”此時幼兒紛紛回應願意幫助小凳子。

Advertisiment
我示範了擦凳子的方法, 並把擦過的凳子上的哭臉換成了笑臉, 開心地說:“哈哈, 我變得乾乾淨淨了, 真高興呀, 謝謝你!小朋友, 你想讓你的凳子也變得乾乾淨淨嗎?” 幼兒紛紛拿起手中的濕抹布認真、投入地擦起凳子, 連洗抹布、擰抹布都學得有模有樣。 擦完後我也給每位幼兒的凳子換成了笑臉貼圖, 全班幼兒都很開心, 還有的幼兒表示回家也要把家裡的凳子全擦乾淨。 經過回訪調查, 確實有不少幼兒回家擦桌子、凳子等。

2.利用講故事、看動畫片, 激發幼兒的積極性。 尋找一些適合小班幼兒的故事用誇張、生動的語言吸引幼兒傾聽, 以故事裡的人物為榜樣, 引導幼兒去學。 如:我給孩子講《樂嘟嘟系列——自己動手做事》的故事,

Advertisiment
孩子們特別喜歡裡面的人物, 並積極向小企鵝樂嘟嘟學習, 自己動手做事情。 還可以適當給孩子看一些益智動畫片, 如《湯瑪斯和朋友們》、《萬能阿曼》等, 這些動畫片中許多故事是講自己動手做事, 幼兒願意以這些動畫人物當榜樣去模仿、學習。

3.賞識教育、樹立自信。 由於水準的差異, 幼兒的作品在成人眼裡有好與壞、美與醜的區別, 如果用成人的眼光去評定孩子的作品, 對他們的作品進行褒獎或批評, 就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 記得有一次丁丁在畫《小雞》作品時採用了多種顏色混搭的方法去畫, 整幅畫很抽象, 看不出來畫的什麼, 別的小朋友看了一眼說:“你畫的什麼呀, 真醜。 ”丁丁傷心地哭著來找我, 我說:“你畫的顏色真鮮豔,

Advertisiment
我很喜歡, 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嗎?”丁丁說:“我媽媽給我買的小雞就有紅的藍的, 小草被風吹得很亂, 太陽看到小草被風欺負, 它生氣了。 ”我聽完很受啟發, 原來這孩子的想像力這麼豐富呀!每個孩子的作品都代表著他的心聲, 每一個作品都是美麗的。 我特意將丁丁這幅作品展示給小朋友看, 並請他講述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 丁丁的想像力真豐富, 畫的顏色也很鮮豔, 我非常喜歡。 ”我表揚丁丁後, 其他小朋友都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從那天以後丁丁變得更自信了。

二、利用遊戲活動訓練技能技巧

願意動手操作是基礎, 還需要技能技巧的支援才能完成操作。 於是在技能技巧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

1. 畫、印。

Advertisiment
《指南》中提出:通過把虛線畫出的圖形輪廓連成實線等遊戲, 促進手眼協調, 同時幫助幼兒學習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運筆技能。 小班幼兒想畫但不會畫, 連基本圖形都畫不出來, 通過用虛線連成實線的方法, 大部分幼兒已經掌握了畫簡單圖形的方法, 在此基礎上加以想像、發揮, 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畫的基礎上讓幼兒將顏料蘸在手上、棉簽、蔬菜等各種物體上練習印畫, 既發揮了幼兒的想像, 又提高了動手能力和興趣。

2. 剪、折。 首先讓幼兒練習沿直線剪紙條, 熟練後開始練習剪各種圖形, 把美工區虛線連實線的作品讓幼兒沿邊剪下, 並送到益智區“圖形的家”中, 不僅把各區角連接起來, 也讓幼兒產生了興趣, 在玩中得到了鍛煉。

Advertisiment
一部分幼兒已經學會剪曲線圖形及稍複雜圖形了。 折對於幼兒來說也比較陌生, 利用餐後活動時間玩折手絹的遊戲, 讓幼兒熟悉折的各種方法;在美工區和美工室活動時投放帶有圖案和情境的畫, 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折紙方法, 讓幼兒折出各種花、草貼在帶有圖案的紙上進行添畫, 感受動手製作的成就感。

3. 橡皮泥的基本技巧。 在桌子上貼上捏橡皮泥的基本步驟圖, 在日常活動中也反復強調基本方法, 讓幼兒學會基本方法, 在學會揉圓、搓長條、壓扁等方法後, 通過想像自製作品。

4. 各種拼插、拼擺技巧。 教會幼兒拼插、拼擺的基本方法, 並在拼擺、拼插玩具旁貼上方法示意圖, 同時貼上教師和幼兒的成品圖, 讓幼兒在探索中學會技巧。

5. 穿衣服、鞋子、進餐。在晨間接待、午睡、進餐、起床和區域遊戲中教會幼兒扣扣子和穿衣服、鞋子的方法。我班還設置了娃娃家和生活區,生活區利用幼兒的廢舊衣物,清洗過後投放到生活區,讓幼兒練習穿衣服、扣扣子。娃娃家利用“家”的特點,投放勺子、碗等日常用品,練習進餐姿勢。同時,我班針對幼兒年齡特點編了許多兒歌,利於幼兒鞏固這些基本技巧。如《穿衣》:小衣服,拎領子,衣服裡面對自己,右手伸進左山洞,左手從後袖穿起。《穿鞋》:小鞋子,好朋友,彎對彎,頭碰頭。穿鞋之前先擺好,別讓鞋子生氣了。

6. 夾夾子、串珠子、穿線板。各種動物造型的夾子是幼兒喜歡的玩具,通過夾夾子鍛煉了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通過教師自製的“晾衣服”和“動物公寓”增加了夾夾子的趣味性,使幼兒開心地參與。還利用各種水果串珠、各種形狀的穿線板練習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家園共育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稚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稚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在幼稚園裡,幼兒得到了各方面的培養,到了家中不進行鞏固、延伸,幼兒的行為、習慣和技能等就無法得到很快的發展與提高,所以要培養和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必須要和家長共同合作、一起努力。

讓幼兒在探索中學會技巧。

5. 穿衣服、鞋子、進餐。在晨間接待、午睡、進餐、起床和區域遊戲中教會幼兒扣扣子和穿衣服、鞋子的方法。我班還設置了娃娃家和生活區,生活區利用幼兒的廢舊衣物,清洗過後投放到生活區,讓幼兒練習穿衣服、扣扣子。娃娃家利用“家”的特點,投放勺子、碗等日常用品,練習進餐姿勢。同時,我班針對幼兒年齡特點編了許多兒歌,利於幼兒鞏固這些基本技巧。如《穿衣》:小衣服,拎領子,衣服裡面對自己,右手伸進左山洞,左手從後袖穿起。《穿鞋》:小鞋子,好朋友,彎對彎,頭碰頭。穿鞋之前先擺好,別讓鞋子生氣了。

6. 夾夾子、串珠子、穿線板。各種動物造型的夾子是幼兒喜歡的玩具,通過夾夾子鍛煉了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通過教師自製的“晾衣服”和“動物公寓”增加了夾夾子的趣味性,使幼兒開心地參與。還利用各種水果串珠、各種形狀的穿線板練習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家園共育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稚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稚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在幼稚園裡,幼兒得到了各方面的培養,到了家中不進行鞏固、延伸,幼兒的行為、習慣和技能等就無法得到很快的發展與提高,所以要培養和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必須要和家長共同合作、一起努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