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使用成人語言與寶寶交流


如何使用成人語言與寶寶交流

成人型標準語
成人型標準語言:是指父母和年幼的寶寶說話時, 用與成人說話一樣的言語方式與其交流。

優點:
1 有利於寶寶的語言發展, 使用規範語言的環境更容易説明寶寶完成語法結構的學習。

2 有利於寶寶認知的發展:“因為……所以, 雖然……但是”這樣的句子中含有一定的邏輯意義。 在規範的語言環境裡, 對其認知水準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3 有利於寶寶人際交往能力的發音。 口齒清晰、言語表達清楚的寶寶才能與人很好地進行交往。

缺點:
有可能會讓寶寶產生交流困難等司題。

Advertisiment

跟寶寶說話用兒向語言

兒化語和成人型標準語, 對寶寶來說, 各有弊端。 我們主張跟寶寶說話, 用兒向語言。

什麼是兒向語言?
所謂兒向語(兒童導向語言), 是種專門說給幼兒聽的語言。 語言的內容和形式(所用的詞句、語調、語速等)都需適應兒童的語言能力和認識能力, 考慮寶寶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成人在瞭解寶寶當前的語言水準和認知能力的基礎上, 在交談中以略高於其水準的語法、語義和語言內容與其進行交談。 兒向語可以是對幼兒語言的重複、擴充和評價, 是寶寶能理解或經解釋能夠理解的規範的語言形式, 而不是兒化語。

兒向語是一種動態的話語,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語言能力的提高, 兒向語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會隨之改變。

Advertisiment
而且其與兒童言語發展水準相比帶有“略前性”。 如:當寶寶處於牙牙學語時, 成人用電報式語句與之交談, 當寶寶會說話時, 父母就可以使用較為複雜的語句, 這種“略前性”帶動了兒童言語從低級向高級水準的發展, 語言表達從字到詞到句子, 話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根據“兒向語”的“略前性”特徵, 給媽媽們一些建議:

儘量少用或不用兒化語, 比如“吃飯飯”、“喝水水”等。

不能把完整語句拆散成單個詞語方式來表達, 比如, “梨, 蘋果, 寶寶, 這個, 那個?”應直接使用規範的、完整的語句, 比如“寶寶想吃梨還是蘋果?”如果媽媽考慮到寶寶太小可能聽不懂, 可以多重複幾遍, 儘量保證使用的句式長度或難度略高於寶寶的理解能力。

Advertisiment

規範言語, 不要模仿寶寶說話。 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限的, 比如他表達喝水的時候, 可能會說“喝水水”。 這些不規範的語言形式是寶寶語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 如果媽媽在表達這些意思的時候也採用同樣的方式, 寶寶以為他的表達是正確的, 將會對兒化語進行強化。

減少肢體言語表達形式, 儘量使用口頭言語來表達。 在寶寶難以理解的時候再適當地輔以肢體動作。 比如, 寶寶要吃餅乾, 家長可以引導寶寶學說句子, 寶寶說“餅餅”, 家長可以啟發寶寶說“這是餅乾, 寶寶要餅乾。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