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促進孩子情商的發展

眾所周知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 就是人們常說的心理素質。 如果一個人性格孤僻、怪異、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 情緒不穩定等等, 這都是情商不良的表現, 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難有所成就, 所以情商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

情商雖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因素, 但更重要是後天發展的, 那麼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呢?我們開設了《開啟情商之門》的專欄, 將從實用的角度為大家介紹有關培育孩子情商的話題。 歡迎大家踴躍賜稿, 一起交流分享你們成功的教育經驗。

動手能力早培養

Advertisiment

俗話說“心靈手巧”。 靈巧的手是一個人大腦發育良好的標誌之一。 在大腦中支配手部動作的神經細胞有20萬個, 而負責軀幹的神經細胞卻只有5萬個, 可見大腦發育對手靈巧的重要性, 而手動作的靈敏又會反過來促進大腦各個區域的發育。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眼過百遍, 不如手做一遍”。

一般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點:

①指導孩子做手工, 如:折紙、剪貼。 2歲半的孩子從簡單的一步折紙學起, 到3歲時可學2—3步的折紙, 3歲開始學拿剪刀, 先學剪紙條, 後學剪圖形, 可以用紙條貼成鏈條或方紙貼成花籃等。 4—5歲可以剪更複雜的剪貼和圖案。 男孩子喜歡做車、船、大炮、飛機等。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多種手工以發展其手的技巧。

Advertisiment

②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整理玩具、打掃房間、洗小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要刻意培養孩子自己倒水喝, 用筷子吃飯, 學習擦桌子、掃地, 自己整理玩具, 洗手絹等。 這樣既培養了手的技巧也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③提供各種結構材料, 讓孩子玩結構遊戲, 如:積木、插塑、拼裝玩具、橡皮泥、沙石、冰雪等。 聰明的父母這時會順應孩子喜歡動手的規律, 拿來一些廢紙讓他撕, 給他一些木頭和棍子讓他敲, 買來蠟筆教他學畫畫, 找一些不用的小瓶、小盒讓他配蓋, 為他準備一些積木和自製拼圖、橡皮泥、七巧板等玩具, 使他動手又動腦。 孩子在動手時學會了技巧和專心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拼七竅板、穿珠子、套盒時有效地延長了專注時間,

Advertisiment
培養了獨立工作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