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促進骨骼發育?長高從母乳餵養開始

兒童骨骼發育, 家長不能急於一時。 骨骼發育是一門學問, 如果增高的法子錯誤, 就有可能不利反害。 在這裡, 小編為你提供科學的增高方法。 家長們, 做對這些讓孩子且成長且增高哦!

一、飲食均衡, 適當補鈣

身體處於發育當中的寶寶們, 每天需要多達數十種營養, 其中以維生素D、蛋白質和礦物質鈣等是促進兒童長高的注意成分。 含鈣較多的食物有乳製品、雞蛋、魚類、貝類、豆腐及豆類等。 而雞肉、牛肉、魚蝦肉、雞蛋、牛奶、豆腐等食物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均衡飲食很重要

而對於嬰兒時期的寶寶來說,

Advertisiment
堅持母乳就是最好的促進骨骼發育的方法。 母乳中的鈣磷比例最容易提高鈣質的吸收率, 因此吃母奶的孩子骨骼發育通常較好。 而好的容貌與骨骼的發育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骨骼的發育決定臉形及體形。 那些窄小而緊縮的臉、擁擠的牙齒、凸起的前額、幾乎沒有下巴、圓的肩膀、凹陷的胸部, 都是鈣質吸收不足所造成, 非常影響一個人的外貌。

二、多進行戶外活動

運動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增加親子關係, 加快體內新陳代謝排出毒素, 加速血液迴圈, 同時給骨骼輸送更多必須的營養物質, 補充骨骼發育的原料, 令骨質更加緻密。 有助於長高的運動鍛煉項目是彈跳、單杠、籃球、排球等運動。 需要注意的是, 訓練要循序漸進,

Advertisiment
不可操之過急。 早期不要做大運動量和大強度的力量練習。 練習後要保證睡眠充足。

半歲到一歲之間的小寶寶, 他們喜歡用爬行瞭解世界。 爬坐交替有助於滿足孩子不“安分”, 不喜歡靜靜坐著的習慣, 又鍛煉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 可促進骨骼的生長, 為以後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 爬坐交替是一項激烈的活動, 消耗能量多, 有助於食得多、睡眠好, 從而促進身體良好的發育。

而對於尚在繈褓當中的孩兒來說, 跳繩和打籃球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那麼做些什麼可以讓寶寶活動身軀呢?孩子出生後, 爸爸媽媽就可以每天給寶寶做撫觸。 而在寶寶滿月以後, 即可常抱出戶外曬太陽。 時間以上午9-10時為宜, 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

Advertisiment
紫外線偏弱, 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 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增強體質, 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讓寶寶多曬太陽也很重要

需要強調的是, 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 曬太陽時間都不應該安排在上午10時到下午4時之間, 因為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 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每次曬太陽時間的長短隨嬰兒年齡大小而定, 要循序漸進, 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至1-2小時, 或每次15-30分鐘, 每天數次。 也可曬一會兒到蔭涼處休息一會兒。

三、養成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除了要為骨骼發育提供必需原料以外, 日常養成良好的姿勢也是促進骨骼發育當中重要的一環。 家長平時注意幼兒坐立、行走的姿勢是否正確。

Advertisiment
桌椅、床鋪等等設施都要適合幼兒的身體發育狀況, 否則易導致幼兒出現駝背、佝僂等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