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走進教室的校醫劉輔青, 一邊向同學們問好, 一邊來到講臺前。 怎麼回事?這堂是自習課, 劉醫生來幹什麼?同學們納悶兒地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劉醫生看出了同學們的不解, 他笑著解釋道:“最近常有同學因為胃疼、吃不下飯、頭暈、乏力等症狀到校醫室來看病, 有的同學甚至因為症狀重, 不能來上課。 這怎麼能行呢?青春期不僅僅是你們掌握知識的黃金時代, 也是你們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的時候。 如果身體不好, 眼下是影響你們的學習、升學, 將來際也無法適應緊張、快節奏的生活, 會被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所淘汰。
Advertisiment
劉醫生環視一下同學們, 接著說:“好, 下面我來說第一個問題, 上學前必須吃好早飯。 不吃早飯就來上學的同學請舉手。 一共是14個人, 占全班同學總數的1/3。 你們知道嗎?不吃早飯實際上是一種很不好的飲食習慣。 像汽車賓士需要汽油一樣, 人的生長發育、日常活動也需要大量的能量, 這個能量就是靠我們一日三餐供給的。 營養學家研究後提出:食物對人體所提供的能量,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劉醫生, 我不是不想吃早餐, 是吃不下去。 怎麼辦呢?”一個外號叫“小豆芽”的同學問。
“不吃早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有人是因為早晨貪睡, 顧不上吃;有人是想苗條, 不肯吃;還有的人, 就是沒有食欲, 不想吃。 不管你是屬於哪一種原因, 今天知道了它對於咱們身體的危害, 都應該開始重視早餐。 早餐主要是為了提供能量, 所以不用吃什麼大魚大肉, 應以含糖量高的食物為主, 像饅頭、花卷、豆包、稀飯等口味好、易消化都是很好的早餐, 再配以牛奶、豆漿、雞蛋同吃, 既保證了營養, 也能增加你的食欲。 ”
“劉醫生, 我每天早晨稍微早起一點, 活動活動身體, 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Advertisiment
“這位同學的經驗不錯, 大家不妨試一試。 不過有一點我要提醒大家, 早餐最好能在家裡吃, 如果家裡實在沒有條件, 也應該到衛生條件較好的小吃店去。 千萬不要吃路邊小攤上製作的早點, 特別是有肉餡的食品, 以避免豬囊蟲病及肝炎等傳染病的發生。 ”
劉醫生停下來, 看看大家接著說:“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就是, 吃飯時要專心, 不要看書看報;也不要圍在一起聊天說笑;更不要把飯放在一起混著吃;吃飯要細嚼慢嚥, 飯後好好休息, 不要進行劇烈的活動。 咱們這所學校是重點學校, 許多同學都是從比較遠的地方考進來的, 大多數同學在學校吃午飯。 吃飯時看書、聊天,
Advertisiment
“大家知道, 當我們進食的時候, 胃腸道變成了身體裡的主要‘戰場’, 於是大腦會將許多血液調往我們的胃腸道, 胃腸道蠕動增加, 消化液分泌增多, 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但是, 當你一邊看書, 一邊吃飯時, 許多血液就會流向大腦, 以保證大腦的活動, 流向胃腸道的血液自然會減少, 這時胃腸道的蠕動減慢, 消化液分泌減少, 食物便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 吃飯時, 思想集中在書本上, 食不知味, 餐不知飽, 久而久之, 還會導致慢性胃腸道疾病。
“我們吃飯時, 其咀嚼和吞咽是一個非常協調的運動過程。 當嚼碎的食物到達咽部時, 一塊軟骨(會厭軟骨)會及時地蓋在喉管的入口上, 防止食物進入氣管。但是如果我們吃飯的時候,邊吃邊聊,這種協調的動作就會被打破,食物可能會誤入氣管,引起我們劇烈的咳嗽,重者還可能造成窒息死亡。所以,吃飯時,不能邊吃邊聊。
“大家把飯放在一起吃,雖然可以增進感情,增添歡樂熱鬧的氣氛,但也為病原菌進入身體留下了一條通路。像病毒性肝炎、結核、腸道傳染病等疾病,都是經口☆禁☆交叉傳染的,當我們把飯放在一起吃的時候,如果其中有患傳染病的同學,細菌和病毒就會經過唾液來到我們公用的飯盆裡,再到食用這些飯的其他同學身體裡,使這些同學患上傳染病。同樣道理,水杯、餐具也應分開,不應混用。
“另外,吃飯時要細嚼慢嚥,這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口腔是食物的‘第一處理站’。在這裡,食物被牙齒細細地嚼碎,然後,經過舌頭和唾液的攪拌,形成爛粥樣再進入胃裡,這不僅大大減少了胃腸道的負擔,也促進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當你慢慢地咀嚼的時候,美味的食物會刺激你的胃腸道產生大量的消化液,使食物得以充分地消化。唾液還有殺菌作用,可以殺滅食物中的部分細菌。如果你吃飯狼吞虎嚥,‘第一處理站’的作用減弱,勢必要增加胃腸道的負擔,降低其功能。
“吃得過飽去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對身體也是非常有害的。當你進行運動時,大腦命令運動系統興奮,消化系統抑制。同時,大量的血液流向運動器官,像肌肉、關節等,而消化系統的血液減少,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充盈的時候劇烈運動,會使人感到很不舒服,嚴重的時候還會發生腹痛。吃飽後運動,會使固定胃的韌帶鬆弛,還可能發生胃下垂。所以,飯後一小時內不要進行什麼活動。”
防止食物進入氣管。但是如果我們吃飯的時候,邊吃邊聊,這種協調的動作就會被打破,食物可能會誤入氣管,引起我們劇烈的咳嗽,重者還可能造成窒息死亡。所以,吃飯時,不能邊吃邊聊。“大家把飯放在一起吃,雖然可以增進感情,增添歡樂熱鬧的氣氛,但也為病原菌進入身體留下了一條通路。像病毒性肝炎、結核、腸道傳染病等疾病,都是經口☆禁☆交叉傳染的,當我們把飯放在一起吃的時候,如果其中有患傳染病的同學,細菌和病毒就會經過唾液來到我們公用的飯盆裡,再到食用這些飯的其他同學身體裡,使這些同學患上傳染病。同樣道理,水杯、餐具也應分開,不應混用。
“另外,吃飯時要細嚼慢嚥,這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口腔是食物的‘第一處理站’。在這裡,食物被牙齒細細地嚼碎,然後,經過舌頭和唾液的攪拌,形成爛粥樣再進入胃裡,這不僅大大減少了胃腸道的負擔,也促進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當你慢慢地咀嚼的時候,美味的食物會刺激你的胃腸道產生大量的消化液,使食物得以充分地消化。唾液還有殺菌作用,可以殺滅食物中的部分細菌。如果你吃飯狼吞虎嚥,‘第一處理站’的作用減弱,勢必要增加胃腸道的負擔,降低其功能。
“吃得過飽去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對身體也是非常有害的。當你進行運動時,大腦命令運動系統興奮,消化系統抑制。同時,大量的血液流向運動器官,像肌肉、關節等,而消化系統的血液減少,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充盈的時候劇烈運動,會使人感到很不舒服,嚴重的時候還會發生腹痛。吃飽後運動,會使固定胃的韌帶鬆弛,還可能發生胃下垂。所以,飯後一小時內不要進行什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