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臨, 父母們除了欣喜之余, 養育孩子的壓力也會時刻伴隨著他們。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如何建立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聯繫, 是小編要討論的重點。 文中所列出的十個建議, 希望能幫助新爸媽們, 做人見人愛的父母。
一 給孩子溫暖、充滿關懷的照顧
照顧者給予孩子溫暖和及時的回應時, 孩子會對照顧者產生安全感與穩固感, 專家將這種強烈的關係稱為“穩固的依附關係”, 這是親子關係的基礎。 諸如一些“愛的表現”, 撫觸、輕搖、說話、微笑與歌唱等等, 會影響幼兒腦部網路的構成,
Advertisiment
二 及時回應孩子發出的資訊
當孩子無法用言語來溝通他的心情、喜好或需求時, 會借助一些信號, 例如聲音、動作、表情及目光的接觸等, 父母們需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 不論孩子生氣或快樂, 都要及時回應。
三 跟孩子說話、為他閱讀、唱歌
語言可以刺激孩子的腦部, 説明發育, 語言能力也因此得以發展。 父母們平時多跟孩子說話、將生活中的點滴編成故事講述、唱歌, 可以為孩子日後的學習興趣, 奠下深厚的基礎。
四 幫助孩子瞭解自我
孩子的自我價值觀, 來自于父母對他的反應所作出的態度。 當孩子逐漸學會適應日常生活時, 會對自己感到滿意, 特別是當父母用明確的稱讚來加以肯定時,
Advertisiment
五 紀律是教育的難點, 也是成長的契機
孩子日漸成長, 也越來越能多方探索、發現與實驗。 孩子探索的世界越大, 越需要有所限制, 需要父母持續而關愛的督導。 説明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感受, 要讓他明白, 你不喜歡他的某種行為, 但你仍深愛著他。 對孩子解釋各種行為的規則與後果, 讓他學到紀律背後的理由。 還要讓他瞭解, 他的行為如何影響到別人。
六 建立生活習慣與儀式
孩子知道午睡時間到了, 因為媽媽像往常一樣, 唱了一首歌, 然後把窗簾拉上。
Advertisiment
七 在安全範圍之內, 鼓勵孩子探索與玩耍
隨著孩子學會爬與走, 他會開始探索父母之外的世界。 父母應該加以鼓勵, 而且要在孩子回頭尋求安全感時, 表現出接受的態度, 讓孩子與同齡、不同齡的小朋友互動, 進行人際關係的探索, 但是要幫助他們解決衝突。 同時, 多多鼓勵玩耍, 因為玩耍也是重要的學習經驗。
八 慎選電視節目
電視節目不能教孩子學習語言, 也無法讓他學會溝通。 研究顯示,
Advertisiment
九 選擇優良的幼稚園, 並保持密切互動
幼稚園的選擇, 是許多家庭必經的重要決策。 研究顯示, 高品質的托育與學前教育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與社會能力。 父母應該親自參觀、瞭解每個幼稚園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況, 選擇能夠照顧孩子需求的幼稚園, 確定它有足夠的老師照顧到每個寶寶的需求。 選定幼稚園後, 仍要保持密切聯繫, 最好不定時“突擊檢查”孩子在幼稚園裡的狀況, 並且經常要求提供孩子成長進度報告,
Advertisiment
十 父母們要好好照顧好自己
養育子女是人類社會最重要、最奇妙也最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家長們需要保持良好的體力和精神狀態, 才能勝任這一艱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