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幼小的生命呱呱墜地, 你榮升爸爸/媽媽了, 新生寶寶給全家帶來幸福喜悅的同時, 也著實讓很多新手爸媽覺得如臨大敵、手足無措, 因為這個神奇而嬌嫩的小生命有著太多的“大問題”了, 就拿“吃”的問題來說, 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的最珍貴的禮物, 是寶寶最好的天然食品, 推薦寶寶六個月內純母乳餵養, 越來越多的媽媽瞭解母乳餵養的好處, 堅持母乳餵養。 但幾個月內的寶貝特別是新生兒, 不會說不會講, 吃多了怕撐著, 吃少了怕餓著。
怎麼判斷母乳足夠呢?如果媽媽哺乳前乳☆禁☆房有明顯脹感,
Advertisiment
媽媽奶量充足時除了乳☆禁☆房有明顯脹感外, 可以聽到寶寶“咕嘟咕嘟”的吞奶聲, 寶寶吃完後會自動放開乳☆禁☆頭不吃, 有滿足感, 兩餐餵奶之間會香香地睡兩三個小時。 如果嬰兒吃奶時咽得少, 吃完後仍然哭鬧, 吃完一會兒又要吃, 或含著乳☆禁☆頭不放, 常說明嬰兒沒吃飽。
寶寶雖然不會講話, 但餓了也會向爸爸媽媽“求救”的, 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領。 寶寶會有一種“覓食”反應,
Advertisiment
寶寶的大小便可以間接反映寶寶吃奶夠不夠, 而且是比較客觀的指標。 爸爸媽媽換尿片時要注意觀察哦, 其實換尿片也是個技術活。
吃母乳的嬰兒一般每天大便3到6次不等, 吃奶粉的嬰兒大便次數稍少, 多在每天2、3次左右, 呈糊狀。 如果寶寶沒吃飽, 大便次數就會減少。
Advertisiment
寶寶出生前幾日小便量不等, 三天后一般每天小便6次以上, 尿尿呈淡黃色或無色。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一天6次以上小便, 說明進食的奶量是足夠的, 這裡要再提醒爸爸媽媽, 6個月內的寶寶純母乳餵養, 所謂“純母乳”是可以不用喂水的, 純母乳餵養寶寶如果小便少不是要多喝水而是要多餵奶喲。
兒童體重能反映寶寶是否“吃飽喝足”了呢?體重增長是衡量飲食是否充足的可靠依據。 為了減少體重測量的誤差, 可以選定統一的時間稱重, 例如每次都再排便後、餵奶前、穿同樣多的衣物稱重。
一般足月新生兒第1個月體重約720~750克, 第2個月增加約600克。 6個月以內的寶寶, 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左右。 如果寶寶體重增長好, 長得白白胖胖,
Advertisiment
這裡要注意的是, 剛出生的寶寶有個特殊表現叫做“生理性體重下降”, 指寶寶出生頭幾天進食少、身體裡的水分丟失較多, 所以生後幾天會有暫時性體重下降, 所以出生幾天的寶寶體重下降時爸媽不用擔心。 這種生理性體重下降的幅度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 一般生後7-10天恢復到出生體重。 例如, 出生6斤的寶寶生後3-5天時可能下降到5.4斤, 但體重下降得更低或10天時仍不到6斤就需要尋求醫生的説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