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判斷寶寶的自控能力

如果孩子已經超過36個月, 這個時候, 父母就能判斷出孩子是否具有了自控力。 如果判斷不出來, 可以參照下面的這些標準:

1.當孩子在飯桌上提出“我想要一個遊戲機”的要求被拒絕之後, 他的反應是:

A.耍賴, 哇哇大哭

B.翹起嘴巴, 拒絕繼續吃飯

C.平靜地問原因, 並表示等下再談

2.家裡來了一個陌生人, 孩子當時正在客廳玩玩具, 他當下的反應是:

A.不肯叫人, 自顧自地玩

B.趕緊躲回自己房間去

C.叫人, 並配合回答客人的問題

3.孩子在幼稚園裡做遊戲的時候輸給了別的小朋友, 他的反應是:

A.亂扔東西, 恨贏的人

B.傷心得哭了

Advertisiment

C.不開心, 但馬上笑了, 覺得下次能表現得更好

4.家長原本和孩子約好週末帶他去最喜歡的遊樂園, 但臨時有事, 不得不延期。 當家長把這個決定告訴孩子時, 他的反應是:

A.激動地大喊“不行”, 責駡父母是“騙子”

B.非常失落, 低下頭不理父母

C.有些失望, 但向父母表示“我能理解”

如果你的選項大多為“C”的話, 說明你的孩子已經能夠自如控制強烈的情緒, 學會了“耐心地等待”“冷靜地詢問”“大方地交流”“寬容地體諒”, 並懂得進行自我激勵與鞭策。 如果你的選項大多為“A”或“B”的話, 表明孩子尚未學會較好地自我控制, 缺乏應對挑戰和壓力的能力, 需要家長加以關注。

如果經過測試, 發現孩子自控能力很差, 家長就應該注意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了。

Advertisiment
家長還可以提前打“預防針”, 激發孩子的自控能力。

比如上面的第4題中, “家長原本和孩子約好週末帶他去最喜歡的遊樂園, 但臨時有事, 不得不延期”, 家長在和孩子說這件事時, 可以這樣說:“你看, 爸爸媽媽都跟你約好了要去那個遊樂園的, 可是現在有事了。 你知道, 這個事情要是不解決, 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把具體的事情跟孩子說清楚, 並把後果交代清楚)。 我們知道你聽了會很難過, 但是, 我們知道你是一個大孩子了, 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定會理解爸爸媽媽, 不會為此生爸爸媽媽的氣了。 你說呢?”父母應該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孩子講清楚, 並且表示理解孩子的心情, 最後還要設出這樣的語境:“知道你會理解爸爸媽媽的”。

Advertisiment
那孩子的答話就可能是“我理解”。 如果只是生硬地告訴孩子取消去動物園, 孩子會認為家長不守約, 是騙人, 或者認為家長根本不理解自己, 對家長產生意見。

由此可見, 在與孩子交往時, 家長一定要講究策略, 逐步地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