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貝吃到了足夠的奶?

為了能夠自信科學地開展母乳餵養, 媽咪應首先在心中建立起正確的寶貝生長情況參考標準, 並知曉如何判斷寶貝吃到了足夠的奶。 這個判斷方法其實並不難, 就是從記錄寶貝的一些客觀指征來得出結論。 簡而言之, 即學會觀察寶貝的大小便和體重增長情況。

1.大便

寶貝大便的顏色和數量, 是說明TA消化情況和吃奶多少的重要標準一般情況下, 在第一天中, 如果你得到的尿片上有黑色瀝青樣的胎便, 那麼說明你的初乳正在幫助TA不斷地排出更多的胎便。 到了第三天左右, 寶貝大便的顏色開始發生真正的變化,

Advertisiment
漸漸轉為綠色。 在一周結束時, 幾乎變為黃色, 且有顆粒狀或者塊狀的大便形成。

在最初的十天裡, 寶貝大便的數量會一天天地逐步增加

到第一周中期, 大多數寶貝一天至少有三次大便, 每次的量應大於一個直徑約2.5釐米的圓。 如果你對2.5釐米沒有概念, 也沒關係, 只要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做個OK的手勢, 兩根手指圈出的圓的大小, 便約等於每次的大便量。 請留意, 寶貝6〜8周後, 大便的頻率可能會降低。 有的寶貝還會出現幾天拉一次的現象, 但每次大便的量會增加。

Advertisiment

2.小便

寶貝出生後的24小時內, 可能有一次略濕的尿片, 之後逐漸增加。 到一周大的時候, 每天一般會有5次左右的濕尿片, 其中也包括同時有粑粑的尿布。 事實上, 在最初的幾天裡, 寶貝通常會在排便的時候尿尿。 每次濕尿片所含的尿量大概在45毫升左右。 有些寶貝尿得比較頻繁, 則每次的尿量較少。 有些寶貝尿的次數少, 那麼每次的尿量則會多於45毫升。

3.體重變化

寶貝的體重增長狀況是衡量寶貝是否吃飽的重要指標。

Advertisiment
因此, 媽咪們在觀察寶貝的體重時, 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 找到一個合理的衡量標準

如果媽咪們的心中沒有一個科學的體重衡量標準, 觀察體重很容易成為媽咪們無法堅持母乳餵養的誘因。 就像我一樣, 很多媽咪都曾經因為寶貝的體重增長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或者因為別人的評論而開始動搖, 甚至給寶貝盲目添加了奶粉, 這樣反而會對以後的母乳餵養造成困難。

其次, 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寶貝每週和每個月的體重變化

不要因為這周差一點沒有達到指標, 就過分焦慮, 因為寶貝並不是機器, TA的生長發育並不是完全平均的, 而是時快時慢的。 如果你的寶貝精神非常活潑, 大小便也很正常,

Advertisiment
只是體重差了十幾克, 那麼你也不要著急, 因為TA同樣是個健康成長的小嬰兒。

另外, 在稱重時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確保數值的準確性

除非有醫療上的必要, 我不認為媽咪每天給寶貝稱重是個好的主意。 因為寶貝體重的增長不平均, 這反而會讓媽咪的心情起起伏伏。 因此在寶貝出生的第一個月裡, 一周稱重一次就足夠了。 三個月以後可以每月或每兩個月稱重一次。 六個月以上的寶貝, 稱重的間隔可以再拉長一些。 而且為了保證稱重的準確性, 最好選用精確度在十克以內的電子嬰兒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