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人體的65%為水分。 中醫認為此水分的流動停滯則體涼, 健康狀態失常。 中醫認為鼻過敏症狀出現於平素鼻粘膜敏感者合併水分代謝異常、受涼之時。 因而用中藥治療鼻過敏時常用有糾正水分代謝作用的藥物。
但出現鼻過敏者的體質常為體力較差, 多有怕冷症, 易感冒、易暈車、暈船等, 即對多種刺激呈反應過敏者。 因此以小青龍湯等制止其症狀之後, 要設法改善其出現過敏的體質。
改善過敏體質的中藥之中最有效的是柴苓湯(柴胡5克、半夏、澤瀉、生薑各4克、黃芩、大棗、人參、豬苓、茯苓、白術各2.5克、甘草、桂枝各2克)。
Advertisiment
柴苓湯奏顯效者
①不胖不瘦, 體力中等者。
②胸脅苦滿者, 即心口至肋下有堵塞感不願緊系褲腰帶者。
③舌有白苔, 口中作苦, 口中發粘者。
④易口渴, 飲水而尿量少者。
⑤胃內停水者, 即活動時胃部附近有振水音者。
柴苓湯以外的改善體質的中藥
①體力差者用柴胡桂枝湯(柴胡5克、半夏4克.桂枝、黃芩、人參、芍藥、生薑、大棗各2克、甘草1.5克)及五苓散各半量的處方也有效。
②體力甚差, 伴有面色不佳、貧血、怕冷症、氣短、心悸、眩暈、肩酸痛等者用柴胡桂枝乾薑湯(柴胡6克、桂枝、括呂根、黃芩、牡蠣各3克、乾薑、甘草各2克)及五苓散各半量的處方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