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化解孩子間的矛盾(圖)

如何化解孩子間的矛盾

孩子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 但是玩著玩著就會發生一些衝突, 小則拌嘴吵架, 大則動手動腳。 看著這些一會兒新鮮一會兒煩惱的孩子, 身為家長該如何面對?

案例一:

丁丁和立立在門口玩沙子, 看著沙子從指縫間傾瀉直下興奮不已。 開始, 兩個孩子都蹲著玩, 後來就捧著沙子站起來揚。 一陣風過, 立立揚起的沙子飛進了丁丁的眼睛裡。 丁丁頓時狂哭不止。 丁丁的奶奶和立立的媽媽聞聲趕來, 丁丁一邊哭一邊告狀:“立立把沙子撒在我的眼睛裡……”立立也急急辯解:“我沒有, 我是和他一起玩的……”兩個孩子各執一詞,

Advertisiment
兩個家長也比較尷尬。 “玩沙子怎麼會玩到眼睛裡去的?” 丁丁的奶奶一邊心疼地問一邊將丁丁拉回家滴眼藥水。 而那邊的立立則被媽媽硬生生地拽走, 不許他再玩沙子。

解決方法:

在生活中一個孩子不小心誤傷到另一個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家長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 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就忿忿不平。 面對“惹禍”的孩子, 家長要聽孩子的解釋, 不要責怪孩子, 更不能打罵。 而是要及時進行安全教育, 讓孩子以後多加注意多加小心。

案例二:

姍姍在玩媽媽新買的玩具, 表弟威威湊上去說也想玩。 姍姍不同意:“我剛玩了一會兒, 還想玩!”威威可等不及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伸手就去搶。

Advertisiment
姍姍自然不肯妥協, 於是一場爭奪大戰愈演愈烈。 兩個孩子搶成一團, 姍姍媽媽拉了半天才讓兩個孩子分開。 玩具還在姍姍手中, 沒有得逞的威威放聲大哭。 姍姍媽媽讓姍姍把新玩具借給威威, 而姍姍卻不樂意了, 嘟著小嘴巴生悶氣。 姍姍的媽媽只好從姍姍手中將玩具掰開, 拿給威威。 威威破涕為笑了, 可姍姍卻委屈地痛哭起來……

解決方法:

孩子搶東西出現爭吵和打鬧應該慎重對待。 家長不能強迫年長的孩子讓著年幼的孩子, 這樣年長的孩子就會覺得不公平。 而是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讓孩子自己想個折中的辦法來解決。 在問題解決後要及時向孩子講明道理, 無論什麼事情, 都應該相互照顧, 不能只顧著自己,

Advertisiment
不顧別人。

案例三:

悅悅的筆放在書包裡, 被同班的男生強強悄悄地拿走, 恰好被值日的彤彤發現。 於是, 彤彤便告訴了悅悅。 悅悅向強強要筆, 強強不給, 悅悅只好向彤彤求救:“你是值日生, 你幫我扒開他的手, 我們把筆拿回來!” 彤彤義不容辭地去幫忙, 因為她的橡皮也曾經被他悄悄拿走過。 看著三個孩子扭成一團, 其他小朋友也去幫忙, 一場群架就這樣發生了。 在扭打的過程中, 彤彤臉上的皮被強強抓掉兩塊, 就在彤彤憤怒揮拳進行回擊時, 班主任出現在教室門口。

解決方法:孩子之間吵嘴、打架總是難免的, 家長應做好調解工作, 積極引導孩子處理好同學的關係。 在處理問題之前應該問明情況, 弄清是非, 並告訴孩子哪裡不對?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錯了,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向對方道歉。 如果是對方錯了, 則應要求自己的孩子諒解對方。 家長這樣處理問題, 不僅幫助孩子明辯是非, 還能促進孩子文明禮貌習慣的形成。

另外, 做家長的不要當著自己孩子的面說別人家的孩子哪裡不好。 當孩子之間發生爭執和“戰爭”時, 家長要認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 妥善處理孩子的糾紛, 切不可感情用事或護短, 這樣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