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 一旦醒來, 哭鬧時間比較多, 大多數都是餓了, 尿了或者拉了, 不不要擔心, 這些屬於生理性哭鬧, 但是還有一些是病理性哭鬧, 是怎麼回事呢?
哭是新生兒的語言, 寶寶會用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不舒服。 所以寶寶的哭聲是判斷身體狀況的信號之一。 如果寶寶總是哭鬧不安, 或是持續不哭不鬧, 媽媽就要警惕, 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哭鬧分為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 當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的啼哭時, 媽媽應該先從生理性原因考慮, 如果排除了, 再考慮病理性因素,
Advertisiment
什麼是生理性哭鬧
正常、健康的新生寶寶哭鬧時, 往往可能是餓了、渴了, 或是一個人覺得無聊了, 想要得到媽媽的關注。 當有些不大舒適時, 新生兒也會哭鬧一陣, 比如尿布濕了, 房間溫度過高, 衣服裹得太熱、太緊, 或有異物的碰壓等。 這就是生理性的哭鬧, 這種哭鬧最大的特點就是寶寶哭聲響亮、食欲、體溫正常, 當滿足了新生兒的要求或調整了他的不適後, 哭鬧馬上就會停止, 恢復如常。 只要媽媽及時發現寶寶的需求, 並且加以滿足, 就沒事了。 不需要擔心。
什麼是病理性哭鬧
凡是引起寶寶疼痛、瘙癢等不適的疾病, 都會讓孩子哭鬧不安。 因此, 病理性哭鬧是指因為生病引起的不適症狀使得寶寶的哭鬧,
Advertisiment
如何區分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
要想區分寶寶是生理性哭鬧還是病理性哭鬧, 觀察哭聲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一般而言, 生理性哭鬧的寶寶, 哭聲響亮、清脆有節奏, 面色紅潤, 無其它症狀。 如果寶寶像小貓一樣呻吟地哭泣, 食欲不佳、體溫上升或精神萎靡, 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