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去挖掘孩子的天賦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 我們稱之為天賦。 一旦找到屬於他自己的天賦後, 順應才能的趨勢去努力, 更容易取得輝煌的成就。 但是大多數孩子的天賦並沒有那麼明顯, 他們可能今天喜歡音樂、舞蹈、繪畫, 明天又對踢球和跆拳道感興趣,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更應該細心觀察、耐心引導, 並且帶領孩子多多嘗試不同的可能性。 也許這個尋找天賦的經歷, 就會成為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孩子都會有長於其他孩子的地方, 這就是他的天賦。 比如, 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極其強,

Advertisiment
有的孩子非常善於交際, 有的孩子極具繪畫天賦, 有的孩子天生就有一副美妙的嗓子。 即使是那些在學校被視為差生、壞孩子甚至最笨的孩子, 在他們找到自己的天賦後, 順應自己的才能趨勢去努力, 最終都可以取得輝煌的成就。

有些孩子, 天賦異稟, 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擅長做什麼。 對於這樣的孩子, 家長只需要順著他的興趣去培養就夠了, 比如著名的漫畫家蔡志忠。

蔡志忠就是那種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很早慧, 3歲半的時候就開始思考, 自己到底將來可以做什麼, 想要做什麼?四歲半時, 父親給了他一塊小黑板, 在塗塗畫畫中他猛然發現, 畫畫能讓他很快樂, 他的愛好和才能就是畫畫。

Advertisiment
從此他就開始天天不斷的畫, 樂此不疲。 經過了10年的努力, 15歲時蔡志忠就成為職業漫畫家。 100多部作品在38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 銷量超過4000萬冊。

有人問蔡志忠, 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蔡志忠說“我只是把自己最擅長的事, 做到最極致, 成功, 只是隨之而來的附屬品。 ”他認為, 每個人都可以用一把刷子混飯吃, 關鍵是要儘早找到這把刷子。

我們的孩子可能大多數都沒有蔡志忠那般早慧, 能很早的發現、並利用自己的天賦, 也不像高斯、貝多芬等偉大的人, 將自己的天賦很明顯地就表現出來。 他們可能今天喜歡音樂、舞蹈、繪畫, 明天又對踢球和跆拳道感興趣, 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去挖掘孩子的天賦?

一、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是發現天賦最直接的方法

一般來說,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天賦往往就是孩子最感興趣、最專注、最擅長的領域、做起來感到最輕鬆的事情。 家長只要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 細心觀察就能發現。

有一位父親, 在兒子七八個月的時候, 偶爾一次發現兒子看電視時, 對海洋世界的節目, 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而對其他一些節目則反映平淡。 雖然這只是一個細節, 但是這位細心的父親卻沒有忽略, 他逐漸地為兒子買了一些有關海洋動物園圖冊和VCD, 有機會便帶他參觀海底世界, 甚至帶他到海邊看真實的海洋動物和它們生存的世界。 孩子對海洋動物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對這些知識吸收很快, 4歲的時候, 這個孩子就儼然成為了半個海洋專家,

Advertisiment
講起來相關知識時頭頭是道。

為了更準確的發現孩子的天賦, 家長也可以試試美國兒童教育家推薦的一個實驗, 它可以協助父母客觀的察孩子。

首先, 拿一張紙, 寫下常用來描述孩子的詞彙或言語。 其次, 將這張紙撕毀丟進培養垃圾桶。 最後, 謹慎地思考你的孩子, 努力把先前的瞭解和判斷擱在一邊, 當孩子進行正常的每日活動時, 嘗試以全新的眼光觀察他, 完全拋開先入為主的看法, 搜尋那些使孩子顯得獨特的積極特性。

這種方法有兩個好處, 一是收集到的資料比較客觀, 正好反映了孩子在自然情況下未受干擾或操縱的行為;二是收集到的是即時資料, 是孩子正在發生的行為。 父母這種“科學家式”的觀察和認識對客觀判斷孩子的智慧特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Advertisiment

二、通過孩子的日常行為, 推測他的天賦所在

1、他在背詩和有韻律的句子時很出色。

2、他很注意你在愁悶或高興時的情緒變化, 並作出反應。

3、他常常問諸如“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為什麼小行星不會撞到地球”這樣的問題。

4、凡是他走過一遍的地方, 他很少迷路。

5、他走路的姿勢很協調, 隨著音樂所做的動作很優美。

6、他唱歌時音階很准。

7、他經常會問“打雷、閃電和下雨”是怎麼回事。

8、你如果用詞用錯了, 他會給你糾正。

9、他很早就會系鞋帶, 很早就會騎車。

10、他特別喜歡扮演什麼角色或編出劇情。

11、出外旅行時, 他能記住沿途標記, 說:我們曾到過這裡。

12、他喜歡聽各種樂器, 並能辨別它們發生的聲音。

13、他畫地圖畫的很好,路線清楚。

14、他善於模仿各種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

15、他善於把各種雜亂的東西按規律分類。

16、他善於把動作和情感聯繫起來,譬如他說:“我們做這件事興高采烈。”

17、他能精彩地講故事。

18、他對不同的聲音發表評論。

19、他常說某某像某某。

20、對別人能完成與不能完成的事他能作出準確的評價。

(測驗來源: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研究的一種“多方面”的測驗)

如果孩子在1、8、17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具有語言才能的孩子,父母應該常請他描述一些物件,一件事、一個自然現象等等,並經常給他提供這方面的書籍。

如果孩子在6、12、18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

這類孩子在很小的時候(2、3歲)就特別注意傾聽有規律的聲音,只要有音樂出現,他就會瞪大眼睛專注地聆聽,這時他所表現出來的專注程度,連七八歲的孩子都比不上。這表明他在音樂方面潛能很大。

如果孩子在3、7、15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他喜愛下跳棋和象棋,能很快明白一些等量關係。如果給他一些完全混亂的玩具,他會分門別類地把它們歸類。這種孩子,也許他上學後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這可能由於他對講述的課程語言方式不適應,或者注意力太容易分散引起),但他在這方面的潛能是不應懷疑的。

如果孩子在4、11、13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他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對繪畫、機械組裝有濃厚了興趣。應該多帶他去遠行,並從小讓他做畫地圖的遊戲。

如果孩子在5、9、14條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又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

運動員和舞蹈家都有這方面的天賦。

如果孩子在10、16、20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才能。

如果孩子在2、10、19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很好的認識他人的才能。

這類孩子對自我和別人都常常不由自主地作出判斷和反省,具有與人交往、溝通、組織方面的潛能。

三、參加興趣班是發現孩子天賦的一種簡便的方法

現在有的家長把孩子一天到晚關在家裡做作業,也就是把開發孩子各種潛能的大門給關上了,只留下了一條路,從書本和做題中獲得能力的路,而這條路未必是自己孩子的最佳成才之路。

父母要想發現孩子的天賦,就應該給孩子多提供機會,讓他們接觸各式各樣的知識,積極地表現自己的才能,這樣才能發現孩子到底擅長做什麼事情。而選擇興趣班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

在孩子入園或入學後,我們就可以帶孩子去幾種不同類型的特長班試試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幾個班,報上名。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某方面的天賦就會逐漸的顯現出來。

比如,他對某個興趣班或者是某項運動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上課時注意力特別集中,即使老師沒有要求,在課下他能夠很自覺的進行練習,學習讓他完全沒有壓力只有快樂,那麼他的興趣和天賦,很可能在此。這時,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才能。需要注意的是,在發現孩子對某方面感興趣時,不要著急立即就採購相關的器材和服裝,一定要讓孩子先試學一段時間,這樣的話,即使孩子的興趣發生轉移,家長也能夠及時的做出調整,不會因為覺得浪費資源而強迫孩子學習已經沒興趣的事情。孩子的興趣可能廣泛又不穩定,如果是孩子自己選擇的,他們堅持的時間也會更長。

四、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天賦的發現沒有那麼容易

孩子的天賦的發現,可能要經過一個比較曲折的過程,很多孩子都會在並不擅長的地方投入感情和經歷。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被稱為“白宮中的黑玫瑰”,她出生在種族歧視很嚴重的美國南部,母親是一位鋼琴教師。在賴斯4歲時,她已經掌握了一些曲子,她和全家人都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成為職業鋼琴家。在16歲那年,賴斯進入父親所在的丹佛大學拉蒙特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她以為將來有一天,自己能到卡內基音樂廳這樣的音樂聖殿中獨奏。但是現實是,她並沒有音樂天賦。

怎麼知道的呢? 在大學學習的一個暑假,她參加了一個音樂節,當她看到“那些11歲的孩子們只看一眼,就能演奏我要練一年才能彈好的曲子。當時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內基大廳演奏的那一天了”。

音樂家的夢想破碎了,賴斯又去接受了多年專業花樣滑冰訓練,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去溜冰場練習步法。當然,她也沒將此發展成為專業特長。

直到上了大學,賴斯聽了一門由蘇聯問題專家主講的國際政治課程,正是這門課程,讓她開始關注美蘇問題,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特長。

五、開發孩子的天賦要少一些功利心

孩子很可能在藝術、語言、邏輯思維……等方面非常的有天賦,但是這也並不代表著,他一定就得成為藝術家、學者、數學家、舞蹈家等。在培養孩子的天賦時,很多的家長都抱著很強的功利心,希望孩子所學的特長能達到一定的水準,能為升學加分,能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或者是自己彌補的一些遺憾……這些想法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家長的這些想法,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壓力,甚至讓他們對自己的天賦產生厭倦,讓特長變“短”。如果家長能讓孩子根據興趣來自由選擇和發展,不給他們過多的壓力,或許他們就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天賦,做真正適合的事情。

在恰當的年齡提供足夠多的選擇機會,如果孩子具有某類天賦,那麼他會為今後打下基礎,如果碰巧不具備這方面的天賦,沒有堅到底持、沒有學有所成也沒關係,因為,每一項學習都有意義,都會豐富孩子的閱歷、潛移默化地滋養孩子的靈魂和氣質。 

並能辨別它們發生的聲音。

13、他畫地圖畫的很好,路線清楚。

14、他善於模仿各種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

15、他善於把各種雜亂的東西按規律分類。

16、他善於把動作和情感聯繫起來,譬如他說:“我們做這件事興高采烈。”

17、他能精彩地講故事。

18、他對不同的聲音發表評論。

19、他常說某某像某某。

20、對別人能完成與不能完成的事他能作出準確的評價。

(測驗來源: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研究的一種“多方面”的測驗)

如果孩子在1、8、17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具有語言才能的孩子,父母應該常請他描述一些物件,一件事、一個自然現象等等,並經常給他提供這方面的書籍。

如果孩子在6、12、18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

這類孩子在很小的時候(2、3歲)就特別注意傾聽有規律的聲音,只要有音樂出現,他就會瞪大眼睛專注地聆聽,這時他所表現出來的專注程度,連七八歲的孩子都比不上。這表明他在音樂方面潛能很大。

如果孩子在3、7、15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他喜愛下跳棋和象棋,能很快明白一些等量關係。如果給他一些完全混亂的玩具,他會分門別類地把它們歸類。這種孩子,也許他上學後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這可能由於他對講述的課程語言方式不適應,或者注意力太容易分散引起),但他在這方面的潛能是不應懷疑的。

如果孩子在4、11、13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他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對繪畫、機械組裝有濃厚了興趣。應該多帶他去遠行,並從小讓他做畫地圖的遊戲。

如果孩子在5、9、14條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又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

運動員和舞蹈家都有這方面的天賦。

如果孩子在10、16、20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才能。

如果孩子在2、10、19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很好的認識他人的才能。

這類孩子對自我和別人都常常不由自主地作出判斷和反省,具有與人交往、溝通、組織方面的潛能。

三、參加興趣班是發現孩子天賦的一種簡便的方法

現在有的家長把孩子一天到晚關在家裡做作業,也就是把開發孩子各種潛能的大門給關上了,只留下了一條路,從書本和做題中獲得能力的路,而這條路未必是自己孩子的最佳成才之路。

父母要想發現孩子的天賦,就應該給孩子多提供機會,讓他們接觸各式各樣的知識,積極地表現自己的才能,這樣才能發現孩子到底擅長做什麼事情。而選擇興趣班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

在孩子入園或入學後,我們就可以帶孩子去幾種不同類型的特長班試試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幾個班,報上名。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某方面的天賦就會逐漸的顯現出來。

比如,他對某個興趣班或者是某項運動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上課時注意力特別集中,即使老師沒有要求,在課下他能夠很自覺的進行練習,學習讓他完全沒有壓力只有快樂,那麼他的興趣和天賦,很可能在此。這時,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才能。需要注意的是,在發現孩子對某方面感興趣時,不要著急立即就採購相關的器材和服裝,一定要讓孩子先試學一段時間,這樣的話,即使孩子的興趣發生轉移,家長也能夠及時的做出調整,不會因為覺得浪費資源而強迫孩子學習已經沒興趣的事情。孩子的興趣可能廣泛又不穩定,如果是孩子自己選擇的,他們堅持的時間也會更長。

四、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天賦的發現沒有那麼容易

孩子的天賦的發現,可能要經過一個比較曲折的過程,很多孩子都會在並不擅長的地方投入感情和經歷。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被稱為“白宮中的黑玫瑰”,她出生在種族歧視很嚴重的美國南部,母親是一位鋼琴教師。在賴斯4歲時,她已經掌握了一些曲子,她和全家人都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成為職業鋼琴家。在16歲那年,賴斯進入父親所在的丹佛大學拉蒙特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她以為將來有一天,自己能到卡內基音樂廳這樣的音樂聖殿中獨奏。但是現實是,她並沒有音樂天賦。

怎麼知道的呢? 在大學學習的一個暑假,她參加了一個音樂節,當她看到“那些11歲的孩子們只看一眼,就能演奏我要練一年才能彈好的曲子。當時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內基大廳演奏的那一天了”。

音樂家的夢想破碎了,賴斯又去接受了多年專業花樣滑冰訓練,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去溜冰場練習步法。當然,她也沒將此發展成為專業特長。

直到上了大學,賴斯聽了一門由蘇聯問題專家主講的國際政治課程,正是這門課程,讓她開始關注美蘇問題,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特長。

五、開發孩子的天賦要少一些功利心

孩子很可能在藝術、語言、邏輯思維……等方面非常的有天賦,但是這也並不代表著,他一定就得成為藝術家、學者、數學家、舞蹈家等。在培養孩子的天賦時,很多的家長都抱著很強的功利心,希望孩子所學的特長能達到一定的水準,能為升學加分,能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或者是自己彌補的一些遺憾……這些想法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家長的這些想法,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壓力,甚至讓他們對自己的天賦產生厭倦,讓特長變“短”。如果家長能讓孩子根據興趣來自由選擇和發展,不給他們過多的壓力,或許他們就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天賦,做真正適合的事情。

在恰當的年齡提供足夠多的選擇機會,如果孩子具有某類天賦,那麼他會為今後打下基礎,如果碰巧不具備這方面的天賦,沒有堅到底持、沒有學有所成也沒關係,因為,每一項學習都有意義,都會豐富孩子的閱歷、潛移默化地滋養孩子的靈魂和氣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