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癌症鬥爭兩年的春晚童星鄧鳴賀, 因白血病復發, 搶救無效去世。 空氣污染、水質污染、裝修污染等, 使孩子們的稚嫩身體罹患疾病的風險在不斷增加。 如何才能及早發現小兒白血病?
哪些因素誘發小兒白血病白血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簡稱“急淋”)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呈U字形變化, 即14歲以下小孩和60歲以上老人比較高發。 臨床上, 小到幾個月, 大到80多歲的患者都有。 另一種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則與其他很多疾病一樣, 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升高, 老人更易患病。
至今為止,
Advertisiment
其次是輻射。 整個身體或部分軀體受到中等劑量或大劑量輻射後, 可能誘發白血病。 比如核電洩漏, 就被證明可致使附近居民患上白血病。
最後是一些特定病毒。 這類病毒在生活中極為少見, 因此不必太過擔心。
對很多人關心的遺傳因素, 只能說, 基因是否會導致白血病的易感性, 尚處在觀察階段, 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白血病具有明顯的家族傾向性。
Advertisiment
1、肝、脾、淋巴結腫大: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肝、脾、淋巴結腫大較為顯著,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則脾腫大更為明顯。
2、貧血:為最常見的早期症狀, 可呈進行性加重, 患兒面色、皮膚黏膜蒼白, 軟弱無力, 食欲低下。
3、發熱:這是最常見的首發症狀。 由於正常白細胞尤其是成熟的粒細胞缺乏, 機體的正常防禦機能出現障礙, 所以引起感染可致發熱。
4、出血:半數以上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主要表現為鼻黏膜、口腔、齒齦及皮膚出血, 嚴重者內臟、顱內出血, 這往往可造成患兒死亡。
5、白血病細胞浸潤中樞神經系統:可發生腦膜白血病,
Advertisiment
通常, 標危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復發率在10%左右, 其他類型的各有不同。 由於白血病的病因尚不確定, 為了防止疾病復發, 應該在生活中儘量遠離毒物接觸等。 此外, 白血病患者應保持皮膚清潔, 常洗澡, 常更換內衣;注意口腔衛生, 刷牙需用軟毛牙刷;保護皮膚黏膜, 防止外傷導致出血感染;儘量不用硬物挖耳朵或剔牙等。 散步是白血病患者較好的運動方式, 還可以打打太極拳等。
如何預防白血病?避免毒物接觸, 比如裝修盡可能選用環保材料, 入住前開窗通風, 請室內環境監測部門進行檢測, 合格後再入住, 尤其要注意避免苯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