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及時發現巨大兒

巨大兒指出生體重≥4000克的新生兒。

發現,巨大兒

病因和發病機制

巨大兒中有一部分屬於生理性的, 與遺傳或母孕期營養過度有關, 嬰兒除肥胖外無其他異常, 但因嬰兒過大, 分娩過程中易發生產傷、顱內出血。 另一部分屬病理情況, 又以母親患糖尿病所生嬰兒為常見。

診斷

(一)症狀

體形大而胖, 臉圓似庫欣綜合征(Cushing, s syndrome)面容。 胎盤、臍帶、心、肺、肝、脾等都較正常兒大。 少動嗜睡, 毛髮多而密, 有些患兒有多血貌, 呼吸急促, 甚至驚厥。

(二)體征

1.低血糖症多於生後第24小時, 尤其第1~12小時之內發生, 發生率約為60%~75%, 多為暫時性,

Advertisiment
因胰島素水準暫時性增高所致。

2.低鈣血症發生率約為60%, 系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所致, 可伴高磷和低鎂血症。

3.紅細胞增多症其中10%~20%可發生高黏滯血症, 導致深靜脈栓塞、血尿、蛋白尿、腎功能不全等。

4.高膽紅素血症多發生於生後第48~72小時。

5.肺透明膜病 由於肺發育不成熟, 或胰島素過多抑制了磷脂的合成, 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

6.其他先天畸形的發生率較高, 約10%;胎兒過大可發生圍生期窒息缺氧或產傷。

(三)實驗室檢查

1.出生時有窒息、產傷者應測血氣、拍胸片、做頭顱B超或CT。

2.生後1小時內取胃液做泡沫振盪試驗, 瞭解肺成熟情況。

3.定期監測血糖、血鈣和膽紅素生後第1、2、4、6、12、24、36、48小時各監測血糖一次;第6、12、24和48小時各測定血鈣一次;第24、48小時測血膽紅素。

Advertisiment

4.外周血和靜脈血血細胞比容外周血HCT≥75%或靜脈血HCT≥65%可診斷紅細胞增多症。

(四)鑒別診斷

胎兒水腫 由於某種病理因素, 如RH血型不合, 引起胎兒水腫, 出生時體重可>4000克。 患兒表現為全身水腫, 貧血, 甚至心功能衰竭, 休克等。

治療

1.出生時對發生窒息或產傷者應積極復蘇搶救。

2.出現呼吸困難時, 應注意可能發生了肺透明膜病, 立即拍胸片協助診斷並給予呼吸支持。

3.低血糖

(1)無症狀者:應早期餵養, 生後1小時喂10%葡萄糖10~20ml, 每2~3小時喂一次。 生後4~6小時開始餵奶。

(2)不能口服者:生後l小時可靜脈輸注10%葡萄糖60ml/(kg.d), 以6~8mg/(kg.min)輸糖速度維持輸液。

(3)有症狀者或血糖40mg/dl。

4.高膽紅素血症給予照藍光等退黃治療。

5.紅細胞增多症必要時可進行部分換血。

6.全面體檢, 查有無畸形及其他併發症。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