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向醫生陳述寶寶病情

寶寶生病了。 家長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或者在網上和講座後諮詢問題, 常常因為不能準確、全面地陳述病情, 而得不到滿意的回答。 尤其在醫院就診時, 醫生面對後面眾多患兒排隊等待就診的壓力, 一般沒有工夫去仔細追問, 因此要想達到更好的就診效果, 家長還是要自己掌握一些技巧。 今天小編就給爸爸媽媽介紹一些陳述寶寶病情的小竅門。

四步走, 讓陳述有的放矢

第一步:簡明扼要地告訴醫生帶寶寶就診的最主要原因(患兒感受最痛苦或最明顯的症狀和體征)和疾病持續的時間, 比如:“咳嗽、發熱3天”;“膿血便3天,

Advertisiment
伴發熱2天”。

第二步:敘述病史

1.寶寶的年齡, 包括月齡, 如果是新生兒應該說明日齡。 必要時, 還要告訴醫生寶寶出生時的環境, 比如出生的醫院、出生時的狀況, 有助於加深醫生的瞭解。

2. 告知醫生寶寶的體重、身長、頭圍、前囟情況等, 有助醫生計算奶量或給藥劑量, 或是判斷相應年齡段應該達到的發育水準。

3.比較詳細地敘述發病的經過:包括發病的起因, 飲食情況(奶量、輔食), 全身症狀, 大小便情況, 病情的輕重, 發展過程, 去過的醫院, 當時大夫診治的情況, 用過的藥物。

第三步:敘述既往史

1.概括說說寶寶與病情相關的既往情況, 以因發熱前去就診為例, 之前有沒有發熱過, 最近的發病情況以及最近一次預防接種的情況等。

Advertisiment

2.小嬰兒還需要特別敘述一下這些情況:孩子出生前後的情況, 包括:媽媽的胎次, 此胎寶寶的產次, 生產時的宮內情況, 出生體重, 生後有無窒息或搶救。 生後開奶時間, 現在吃什麼奶, 添加輔食的情況, 有沒有添加保健藥等等。

第四步:敘述家族史

1.有關此病的家族情況及所接觸環境情況(遺傳病、傳染病、環境污染等)。

2.有的患兒還需要瞭解:籍貫、現居住地、種族、民族, 因為有的疾病與地區和種族、民族有關。

實戰舉例:

1.發燒, 咳嗽3天

孩子8個月, 3天前開始發燒, 當時體溫(腋下)38.9℃。 咳嗽, 有痰, 且一天比一天重。 昨天因體溫39.5℃去兒童醫院看急診, 大夫檢查後, 說:肺裡有少量的濕羅音。 驗血常規, 說白血球高。 拍胸片後診斷為肺炎。 給了頭孢拉定幹混懸劑、小兒急支糖漿和泰諾林糖漿治療,

Advertisiment
但高熱不退, 夜間咳嗽, 以至於不能安睡。 自生病以來食欲減退, 原來每天吃800毫升的×××配方奶, 兩頓混有蔬菜和魚、蝦肉的米糊和爛麵條, 現在每天只吃400~500毫升的奶, 拒吃輔食。 現大小便正常。

平時孩子身體健康, 按時接種國家計畫內的疫苗。 家裡人也很健康, 近期沒有去過公共場合, 也沒有與外人接觸過。

2.全身皮膚持續性黃染20天

男孩, 23天。 出生第3天發現臉部發黃, 以後軀幹和四肢皮膚逐漸出現黃染, 顏色比較鮮亮。 生後當天排胎便, 第3天大便轉黃。 尿色黃, 染尿布。 醫生經皮測膽是26, 經檢查認為是生理性黃疸, 進行藍光照射治療, 每天8小時, 進行3天后皮膚黃染減退。 孩子出生後一周出院。

Advertisiment
孩子精神好, 吃奶好, 但顏面部黃疸一直沒有消退, 所以來醫院看看。

孩子是第一胎、第一產, 足月順產兒, 出生後無窒息並在生後半小時內開奶, 現純母乳餵養, 按需哺乳, 大小便正常。 已接種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針。

以上的敘述比較簡單, 不像醫生寫病歷那樣詳細複雜, 更簡單一些的病可能按照四步原則, 從前到後地敘述, 也不一定完全敘述到最後一步, 但是家長心中有了這個敘述主線, 醫生就可以比較清晰又簡要地瞭解到最主要的資訊, 從而把有限的時間利用好, 這樣醫生後面的檢查和追問也會有所側重, 有助於取得更好的診斷和治療效果。

小編希望上面這些小竅門能夠幫到各位爸爸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