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冬天預防疾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

冬天一到, 身邊很多都容易生病。 生病誰都不好受, 所以如何在冬天預防疾病, 保護身體很重要, 那麼, 讓小編教你如何在冬天預防疾病吧。

天冷了, 又到了寶寶常見病的高發季, 尤其是6個月至3歲的寶寶抗病能力弱, 容易得感冒、扁桃體炎、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1歲左右的寶寶患病機率更要高些。 一般情況下, 2歲的小兒每年要患5~6次感冒。 3歲小兒每年要患3-5次感冒。 所以, 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極其重要的。

一、防感冒

室外與室內溫差大:北方的冬季雖然寒冷, 但室內有很好的取暖設備, 在室內非但感覺不到寒冷,

Advertisiment
比春秋還要暖和, 有的家裡室溫還相當高。 父母在家裡只穿很薄的衣服, 孩子卻像過冬天, 厚毛衣厚毛褲, 有的甚至還穿著棉衣棉褲。

不同房間的溫差也不能過大:孩子住的房間和其他房間溫度要一致, 這樣開門進出時, 其他房間的冷氣就不會隨著開門進入孩子房間;孩子由於室內溫度高, 周身的毛孔都處於開放狀態;遇到冷氣, 毛孔不會像成

人那樣迅速收縮阻擋冷風的侵襲, 幼兒調節能力比較差, 對外界的變化不能做出相應的反應, 缺乏保護能力;由於室內空氣不新鮮, 空氣乾燥, 氣管黏膜乾燥, 清理病毒細菌的能力下降, 過多的病毒細菌就會乘虛而入。

怎麼辦:父母穿什麼, 孩子穿什麼,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另外是儘量縮小室內外溫差, 不可大於7℃。

二、防呼吸道感染

暖器帶來的疾病誘因:北方氣候本來就乾燥, 加上暖氣取暖, 很難維持室內濕度。 濕度過小, 寶寶呼吸道黏膜功能和纖毛運動能力下降, 使呼吸道抵禦疾病能力降低, 增加罹患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南方濕度普遍比北方要好, 但是, 由於南方的家庭也越來越多地使用空調、電暖器等取暖設備, 室內的濕度也在大大降低。 南方保持室內適宜的濕度同樣重要。

怎麼辦:購買一個溫濕度計放在房間裡, 室內適宜的溫度是18~24℃, 濕度大於50%。 購買一個加濕器

維持室內適宜的濕度。

嬰兒房間的加濕辦法:空氣加濕的方法有很多, 如擦地、在室內放水盆、暖氣上放濕毛巾、地上潑水等, 儘管人也會感到室內潮潮的, 可這些方法不是很科學。 這些方法的缺點是:濕度保持不恒定;濕度保持時間短;霧氣大, 視覺不舒服;水滴比較大, 對呼吸道不能起到有效的濕潤作用, 對嬰兒的呼吸道黏膜的保護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最科學的方法還是利用空氣加濕器。

Advertisiment

加濕器中添加藥物:

1、超聲波加濕器:採用超聲波高頻振盪, 將水霧化為1~5微米的超微粒子, 擴散至空氣中, 從而達到均勻加濕空氣的目的。

2、純淨加濕器:除去水中雜質, 再經過淨水洗滌處理, 最後將純淨的水分子送到空氣中, 從而達到加濕空氣的目的。

3、電熱式加濕器:是用發熱體將水加熱至沸點, 產生水蒸氣並釋放到空氣中進行加濕, 是最簡單的加濕器。

以上三種加濕器都可以為寶寶選擇。 市場上還有往加濕器中添加的香氛和消毒劑、殺菌劑、抗流感病毒藥物等添加劑, 未除經醫生許可, 不允許給小兒使用。 超聲波對嬰幼兒是否安全臺式加濕器不要放在嬰兒活動範圍以內。 尤其是電熱式加濕器,

Advertisiment
安全係數比較低, 如果放置在孩子能夠觸摸到的地方, 會對尚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幼兒造成意外傷害。 請父母不要認為我的提醒是多餘的, 作為醫生, 我所搶救的意外傷害事故絕大多數是意想不到的。 另外, 超聲波加濕器, 放置在床頭櫃等距離孩子較近的地方, 其聲波對嬰幼兒是否安全尚無定論。 所以為安全起見, 加濕器最好遠離嬰幼兒。

乾燥如何導致呼吸道疾病:正常情況下, 病毒和細菌不能單獨存在, 常吸附在比它們大數倍的浮塵上。 粒徑在0.3微米左右的浮塵稱為可吸入顆粒物, 可通過呼吸進入人體, 長期積累, 導致嚴重的病變。 空氣乾燥導致塵土飛揚, 使夾帶病菌的塵埃被吸入呼吸道, 引發呼吸道感染, 還有利於一些病毒、細菌生長繁殖。日本學者已經得出量化的數值:適宜的環境濕度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存活。環境濕度低於35%時,流感病毒的存活時間超過24小時;環境濕度高於50%時,流感病菌的存活時間不超過10小時。因此只要適當提高環境濕度,將環境濕度控制在50%以上,就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存活,防止病毒侵襲。

三、耐寒鍛煉

南方寶寶冬天多外出:南方冬季氣溫溫和,但陽光少,室內缺乏陽光照射,有陰冷的感覺。南方建築多不安裝取暖設備,大多數家庭使用空調取暖。空調取暖造成局部環境空氣乾燥,空氣不流通,品質差,爭取每當太陽出來,就抱孩子曬曬太陽,不僅可以補充VD,濕度也比室內宜人。

從室外進入商場、空調車、飯店等溫度高的場所城市取暖條件好,父母帶小兒到商場,大衣帽子都不脫,小兒滿身是汗,走出商場,冷風一吹,很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所以一定要隨時給小兒加減衣服。

另外,當小兒出汗時,千萬不要馬上給小兒脫衣服或用冷水洗、用濕的毛巾擦汗。應當用幹毛巾擦汗,或自行消汗。親友家中、幼稚園室內、空調車、室內遊樂場、飯店等地方也一樣。

儘量晚一點給寶寶加衣服:給小兒添加衣服不能過早,過多,"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有些父母怕小兒患病,天氣一涼就不讓小兒出屋,小兒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的刺激,待到開春,或家中有感冒病人時,由於抵抗力低下,很容易患病。所以應堅持讓小兒做戶外活動。天氣冷的話,可選擇太陽好,風輕的時候,讓小兒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少衣+戶外運動,就是兒科醫生非常提倡的"耐寒鍛煉"。

寶寶穿冬衣的標準:寶寶需要穿多厚的冬衣,要根據氣候、室內環境等而定,不會走的寶寶,穿的衣服應該和大人安靜狀態下,感覺舒適,不冷不熱時所穿的衣服一樣厚薄。如果寶寶已經會走會跑了,就要比成人少一件。給寶寶穿衣,以寶寶不出汗,手腳不涼為標準。

保暖過度不好:保暖過度---為嬰兒包裹數層毛毯或是室溫過高,是美國國內嬰兒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嬰兒重複呼吸呼出的氣體,導致窒息而死,大多數是由保暖過度引起的。衣服過多、室溫過高、高燒不退、睡覺時蓋得過厚都可能造成保暖過度,冬天發生的機率要比夏天大的多。醫學家同時指出:"長時間的呼吸不暢還有可能導致腦部缺氧,對嬰兒的智力等方面產生影響。"

四、防腹瀉

緊把病從口入關:提到病從口入關,父母想到的就是衛生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父母常常會這樣說"我們非常注意衛生"。醫生不懷疑這一點,父母會做得很好。但是,父母所說的衛生是狹義的,指的僅僅是"乾淨"。廣義的衛生包括方方面面,是預防腹瀉病的重要環節。

父母要有效洗手:每次給嬰兒換尿布後、餵奶前、給嬰兒沖奶前、給嬰兒餵飯前、給嬰兒做飯前……都要洗手。洗手方法很重要,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時間不少於2分鐘。

餐具、炊具不要水淋淋:給嬰兒做輔食的餐具(菜板,刀叉,過濾紗布或漏網,榨汁機,各種容器等)用後晾乾,用前清洗、消毒(6個月以前的嬰兒是必須的)。

食物的放置有講究:冰箱內放置的食物,冬季保存時間不能超過72小時,必須煮沸後食用。煮沸後,不能再裝入原來的容器中食用,要更換一個乾淨的容器。如果剩奶沒有及時倒出,再使用時,不能把剩奶倒出後,用開水涮一涮就使用,一定要煮沸後再使用。

輔食添加:添加新的輔食後,只要出現腹瀉,馬上停止,待腹瀉消失後再試著重新添加,但添加的劑量,要比上次減少一半。注意:不要同時停止其他已經添加的輔食。愛吃的食物,也不能上頓下頓都吃,或連續幾天都是一樣的,這也會使孩子腹瀉的。

餵飯給孩子:千萬不要給孩子嚼飯,這可以導致嬰兒腹瀉。有的媽媽怕飯熱燙著孩子,喜歡用舌頭尖舔一

舔,試試溫度,這是不好的習慣,還有的媽媽喜歡啄一下奶嘴,嘗一嘗奶的溫度,這更不好。成人口腔內的細菌對於嬰兒來說,可能就是致病菌。

腹瀉流行時更應注意:秋冬季是輪狀腹瀉病流行季節,儘量少接觸其他孩子,少帶孩子到病兒集中的場所,少到人多的地方。

結語:冬季,由於寶寶的活動量減少,陽光的照射也減弱,對於小寶寶來說,冬季是個多事之季,媽媽要做好寶寶冬季疾病的工作,讓寶寶平安過冬。

五、生活預防

1、適當鍛煉 尤其要重視耐寒鍛煉(堅持用冷水洗臉,洗鼻等),可以進行呼吸操、擴胸運動、腹式呼吸等訓練,增強體質,提高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機體免疫力。鍛煉應根據人的年齡、體質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持之以恆。運動強度以不感到勞累和氣喘為度。老年人和體弱者,遇到大風降溫天氣、霧天、下雪天最好不要外出鍛煉,可在室內進行適當活動。

2、防寒保暖 感冒是引發多種疾病的誘因,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可引起急性發作。因此,要儘量避免與冷空氣直接接觸,寒冷有風的天氣,早晨最好不要出門,必須出門者可戴口罩。重視防寒保暖,及時增加衣服,特別要重視頭部、胸背和足部的保暖,防止感冒著涼。

3、防止憂悲 中醫認為,肺主悲,悲傷肺。秋末以後,陽光照射日減,冷風陣陣,常令人情緒低落,使肺的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要重視調整情志,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態,儘量避免憂愁悲傷以及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的刺激,減少心理壓力,保持情緒平衡穩定。患有呼吸系統慢性疾病者,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促進身體康復。

4、改善環境 嚴寒的天氣,很多人喜歡呆在室內,而且常常門窗緊閉,以提高室內溫度。這樣則使室內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光線,多種細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和繁殖。所以,冬季要保持居室環境幽雅,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上午、下午定時開窗通風,避免煙塵污染和刺激。居室溫度控制在1620度之間,最好不要在室內養貓、狗等寵物。不要隨地吐痰,包痰用紙和擦鼻涕的紙不要亂扔,以免病原擴散,危害他人。

5、戒除煙酒 香煙的煙霧能使支氣管上皮受損,纖毛脫落,導致肺的防禦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誘發急性發作。經常飲酒也會刺激呼吸道,生濕積痰,使病情加重。

6、調理飲食 飲食以營養、清淡、溫、軟為原則。少食過鹹、辛辣燥熱、熏烤與油膩之物,減少呼吸道刺激。慢阻肺的病人可選擇高蛋白、高纖維、適量脂肪、適量礦物質和維生素、低碳水化合物、少糖少鹽的食物,注意多飲水;少吃多餐;有明顯缺氧時,可於餐前和餐後作吸氧治療。

7、補水休息 生活規律,適當休息,避免勞累,重視及時補充水份,保持呼吸道潤澤通暢,這是必要的防護措施。用鹽水含漱咽部,有助於防止呼吸道感染。

生活中我們可以改變環境來預防疾病,對個人而言,只要多鍛煉身體,身體變強壯了,就會百病不侵。

還有利於一些病毒、細菌生長繁殖。日本學者已經得出量化的數值:適宜的環境濕度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存活。環境濕度低於35%時,流感病毒的存活時間超過24小時;環境濕度高於50%時,流感病菌的存活時間不超過10小時。因此只要適當提高環境濕度,將環境濕度控制在50%以上,就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存活,防止病毒侵襲。

三、耐寒鍛煉

南方寶寶冬天多外出:南方冬季氣溫溫和,但陽光少,室內缺乏陽光照射,有陰冷的感覺。南方建築多不安裝取暖設備,大多數家庭使用空調取暖。空調取暖造成局部環境空氣乾燥,空氣不流通,品質差,爭取每當太陽出來,就抱孩子曬曬太陽,不僅可以補充VD,濕度也比室內宜人。

從室外進入商場、空調車、飯店等溫度高的場所城市取暖條件好,父母帶小兒到商場,大衣帽子都不脫,小兒滿身是汗,走出商場,冷風一吹,很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所以一定要隨時給小兒加減衣服。

另外,當小兒出汗時,千萬不要馬上給小兒脫衣服或用冷水洗、用濕的毛巾擦汗。應當用幹毛巾擦汗,或自行消汗。親友家中、幼稚園室內、空調車、室內遊樂場、飯店等地方也一樣。

儘量晚一點給寶寶加衣服:給小兒添加衣服不能過早,過多,"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有些父母怕小兒患病,天氣一涼就不讓小兒出屋,小兒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的刺激,待到開春,或家中有感冒病人時,由於抵抗力低下,很容易患病。所以應堅持讓小兒做戶外活動。天氣冷的話,可選擇太陽好,風輕的時候,讓小兒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少衣+戶外運動,就是兒科醫生非常提倡的"耐寒鍛煉"。

寶寶穿冬衣的標準:寶寶需要穿多厚的冬衣,要根據氣候、室內環境等而定,不會走的寶寶,穿的衣服應該和大人安靜狀態下,感覺舒適,不冷不熱時所穿的衣服一樣厚薄。如果寶寶已經會走會跑了,就要比成人少一件。給寶寶穿衣,以寶寶不出汗,手腳不涼為標準。

保暖過度不好:保暖過度---為嬰兒包裹數層毛毯或是室溫過高,是美國國內嬰兒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嬰兒重複呼吸呼出的氣體,導致窒息而死,大多數是由保暖過度引起的。衣服過多、室溫過高、高燒不退、睡覺時蓋得過厚都可能造成保暖過度,冬天發生的機率要比夏天大的多。醫學家同時指出:"長時間的呼吸不暢還有可能導致腦部缺氧,對嬰兒的智力等方面產生影響。"

四、防腹瀉

緊把病從口入關:提到病從口入關,父母想到的就是衛生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父母常常會這樣說"我們非常注意衛生"。醫生不懷疑這一點,父母會做得很好。但是,父母所說的衛生是狹義的,指的僅僅是"乾淨"。廣義的衛生包括方方面面,是預防腹瀉病的重要環節。

父母要有效洗手:每次給嬰兒換尿布後、餵奶前、給嬰兒沖奶前、給嬰兒餵飯前、給嬰兒做飯前……都要洗手。洗手方法很重要,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時間不少於2分鐘。

餐具、炊具不要水淋淋:給嬰兒做輔食的餐具(菜板,刀叉,過濾紗布或漏網,榨汁機,各種容器等)用後晾乾,用前清洗、消毒(6個月以前的嬰兒是必須的)。

食物的放置有講究:冰箱內放置的食物,冬季保存時間不能超過72小時,必須煮沸後食用。煮沸後,不能再裝入原來的容器中食用,要更換一個乾淨的容器。如果剩奶沒有及時倒出,再使用時,不能把剩奶倒出後,用開水涮一涮就使用,一定要煮沸後再使用。

輔食添加:添加新的輔食後,只要出現腹瀉,馬上停止,待腹瀉消失後再試著重新添加,但添加的劑量,要比上次減少一半。注意:不要同時停止其他已經添加的輔食。愛吃的食物,也不能上頓下頓都吃,或連續幾天都是一樣的,這也會使孩子腹瀉的。

餵飯給孩子:千萬不要給孩子嚼飯,這可以導致嬰兒腹瀉。有的媽媽怕飯熱燙著孩子,喜歡用舌頭尖舔一

舔,試試溫度,這是不好的習慣,還有的媽媽喜歡啄一下奶嘴,嘗一嘗奶的溫度,這更不好。成人口腔內的細菌對於嬰兒來說,可能就是致病菌。

腹瀉流行時更應注意:秋冬季是輪狀腹瀉病流行季節,儘量少接觸其他孩子,少帶孩子到病兒集中的場所,少到人多的地方。

結語:冬季,由於寶寶的活動量減少,陽光的照射也減弱,對於小寶寶來說,冬季是個多事之季,媽媽要做好寶寶冬季疾病的工作,讓寶寶平安過冬。

五、生活預防

1、適當鍛煉 尤其要重視耐寒鍛煉(堅持用冷水洗臉,洗鼻等),可以進行呼吸操、擴胸運動、腹式呼吸等訓練,增強體質,提高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機體免疫力。鍛煉應根據人的年齡、體質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持之以恆。運動強度以不感到勞累和氣喘為度。老年人和體弱者,遇到大風降溫天氣、霧天、下雪天最好不要外出鍛煉,可在室內進行適當活動。

2、防寒保暖 感冒是引發多種疾病的誘因,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可引起急性發作。因此,要儘量避免與冷空氣直接接觸,寒冷有風的天氣,早晨最好不要出門,必須出門者可戴口罩。重視防寒保暖,及時增加衣服,特別要重視頭部、胸背和足部的保暖,防止感冒著涼。

3、防止憂悲 中醫認為,肺主悲,悲傷肺。秋末以後,陽光照射日減,冷風陣陣,常令人情緒低落,使肺的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要重視調整情志,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態,儘量避免憂愁悲傷以及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的刺激,減少心理壓力,保持情緒平衡穩定。患有呼吸系統慢性疾病者,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促進身體康復。

4、改善環境 嚴寒的天氣,很多人喜歡呆在室內,而且常常門窗緊閉,以提高室內溫度。這樣則使室內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光線,多種細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和繁殖。所以,冬季要保持居室環境幽雅,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上午、下午定時開窗通風,避免煙塵污染和刺激。居室溫度控制在1620度之間,最好不要在室內養貓、狗等寵物。不要隨地吐痰,包痰用紙和擦鼻涕的紙不要亂扔,以免病原擴散,危害他人。

5、戒除煙酒 香煙的煙霧能使支氣管上皮受損,纖毛脫落,導致肺的防禦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誘發急性發作。經常飲酒也會刺激呼吸道,生濕積痰,使病情加重。

6、調理飲食 飲食以營養、清淡、溫、軟為原則。少食過鹹、辛辣燥熱、熏烤與油膩之物,減少呼吸道刺激。慢阻肺的病人可選擇高蛋白、高纖維、適量脂肪、適量礦物質和維生素、低碳水化合物、少糖少鹽的食物,注意多飲水;少吃多餐;有明顯缺氧時,可於餐前和餐後作吸氧治療。

7、補水休息 生活規律,適當休息,避免勞累,重視及時補充水份,保持呼吸道潤澤通暢,這是必要的防護措施。用鹽水含漱咽部,有助於防止呼吸道感染。

生活中我們可以改變環境來預防疾病,對個人而言,只要多鍛煉身體,身體變強壯了,就會百病不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