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在家訓練兒童的專注力

要孩子好好地坐在書桌前面讀書, 是父母和老師最起碼的願望與要求, 但是對於部分孩子來說, 這往往會是一項極為艱難的挑戰。 實際上, 這並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只要家長給孩子提供適當的活動練習, 幫助孩子培養出良好的“姿勢穩定度”, 孩子自然就可以乖乖地坐在書桌前專心讀書了。

“姿勢穩定度”的居家三訓練

針對“姿勢穩定度”的居家活動訓練, 建議可從下面三個活動練習:

1.撐手往前看

要求孩子雙手與雙膝著地, 模仿小狗的姿勢, 並且將頭抬高, 看正前方。 此時, 注意孩子的髖部與膝部都應該維持90度,

Advertisiment
並且盡可能保持身體姿勢不動, 每天需要練習3次, 每次3~5分鐘。 建議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練習, 這樣將可以增加孩子練習的意願。

這個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頸部張力反射整合, 並且促進上半背部肌肉耐力的增加, 進而達到促進孩子維持身體的穩定度, 讓孩子坐在椅子上不會再扭來扭去。

2.大球上推牆

要求孩子趴在大型瑜伽球上, 父母扶著孩子的大腿幫助其保持平衡, 讓孩子雙手、雙腳伸直, 做出超人的動作。 接著, 稍微地將孩子往前移動, 讓孩子的雙手碰觸牆壁, 然後推牆壁回來, 反復30次。 請注意, 姿勢的正確性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一開始沒辦法維持30次, 請逐步增加練習次數以免使用錯誤的肌肉群,

Advertisiment
反而養成錯誤的習慣。

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上半背部肌肉耐力的增加, 進而改善身體姿勢, 對於駝背的孩子也是很好的練習, 讓孩子坐在椅子上不再東倒西歪。

3.拍腿舉手

要求孩子雙手反復做出拍大腿再舉高的動作, 連續100次。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雙手高舉時, 手肘必須要高過肩膀的高度, 這樣才能有效訓練到孩子肩膀的肌肉群, 進而達到訓練的目的。 同樣, 在進行這項訓練時, 請循序漸進地練習, 可以從30次開始, 每隔3天增加10次, 漸漸達到訓練目的。

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肩膀穩定度, 並促進上半背部肌肉耐力的增加, 進而改善孩子書寫時的坐姿, 讓孩子不再趴在桌面上寫字。

結論

最好、最端正的坐姿,

Advertisiment
不一定是最舒服的姿勢, 特別是對於“姿勢穩定度”不足的孩子而言。 因此, 我們應該將“端正坐好”與“用心讀書”分開來看待。 “用心讀書”時, 可以暫時不要求其坐姿, 讓孩子將精力花費在學習與記憶上。

同時挪出其他時間讓孩子練習“姿勢穩定度”, 自然就能“端正坐好”在書桌前面讀書了。

改變寫字拖拉的居家活動

孩子在家是否可以準時完成作業, 常常成為家長們判斷孩子是否認真學習的關鍵, 也往往是親子之間最容易發生衝突的地方。 家長經常可以在討厭寫作業的孩子身上發現, 孩子並非不配合, 而是因為手部肌耐力、手眼協調、遠端抄寫等能力尚未發展成熟, 導致寫字拖拖拉拉的現象發生。

此時, 孩子最需要做的,

Advertisiment
並不是大量地書寫練習, 而是先要將這些應具備的學前技巧培養好。 特別是遠端抄寫如果尚未成熟, 往往會導致孩子在抄寫筆記上的困擾, 在課堂中常常出現發呆的情況, 因此, 家長必須要特別注意。 下面, 讓我們針對這些孩子來做一些居家活動訓練:

1.手部肌耐力的居家活動

(1)伸手空抓

活動方式:要求孩子雙手往前伸直(與地面保持水準), 雙手張開, 指尖朝上, 然後手掌握起再張開, 連續50下。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手腕和握力, 並且促進手部肌肉耐力的增加, 進而達到延長孩子寫字的持續時間, 讓孩子寫字時不會感到一下子就累了。

(2)松鼠爬樹

活動方式:準備一雙長筷子, 讓孩子用拿筆的方式握住長筷子的一端,

Advertisiment
然後用手指的動作慢慢將筷子往上方移動, 直到手指碰到筷子的另一端, 如此反復做10遍。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手指靈巧度, 並且讓孩子可以自行調整握筆姿勢, 進而促進孩子寫字的效率, 提高孩子寫字的速度。

2.手眼協調的居家活動

(1)丟接沙包

活動方式:準備一個10cm×10cm的沙包, 要求孩子將沙包往上丟超過頭部, 然後接住沙包, 連續30次。 如在丟的過程中沙包掉落在地板上, 則須重新計算次數。 請漸漸練習, 一開始可以從連續10次開始, 以免孩子感到挫折。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手眼協調, 進而減少閱讀時跳字漏行的情況出現。

(2)接反彈球

活動方式:準備一個網球, 要求孩子將網球丟向牆壁,反彈到地上後,然後接住網球,連續30次。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網球漏接,則須重新計算次數。請漸漸練習,一開始可以從連續10次開始,以免孩子感到挫折。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手眼協調和力道控制,進而減少閱讀時跳字漏行的情況出現。

3.遠端抄寫的居家活動

(1)黑板抄數位

活動方式:準備一個黑板或畫架,在上面隨機寫下五組一連串的數字,每組再寫7~12個數字,然後要求孩子將黑板上的數字抄寫在紙張上面。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遠端抄寫,進而提高在學校學習的效率。請不要使用漢字來練習,因為這個活動主要是練習孩子的眼球動作協調度,而不是訓練孩子的書寫能力。

(2)“找不同”遊戲

活動方式:準備一些“找不同”書籍,然後將其中一半的圖片放在黑板或畫架上,另一半的圖案放在孩子的桌上。要求找找看這兩個相似圖片中,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遠端抄寫與視覺區辨,進而提高在學校學習的效率。

結論

通過遊戲更可以讓孩子願意克服自己的弱點,掌握適當的學習技巧,進而達到增加孩子專注力的目的。

同樣是要求孩子將手舉高100次,你覺得是吊起一個氣球讓孩子拍容易呢,還是緊盯著孩子刻板地去練習容易呢?將活動變得更有趣,你會發現孩子變得更喜歡練習,也會進步得更快。

改變孩子不用心的居家活動

相信有不少父母會為此感到很困惑:孩子常常丟三落四,搞不清楚要做什麼,凡事拖拖拉拉,但是只要父母在旁盯著,卻又一切表現良好。

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主動地學習,自己安排好時間,不要總是需要別人在旁提醒。

當家長希望孩子可以主動學習時,第一步就是要減少抱怨孩子。沒有人會喜歡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包括大人也是如此。要讓孩子自發主動地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孩子感到有成就感,而不是讓孩子感覺自己做不好。

當家長收起抱怨之後,要教導孩子培養三個好習慣。不過這三個好習慣在學校課程中不會考試,所以有些孩子也懶得練習,結果往往就會被貼上“不認真”的標籤。因此,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練習這三個好習慣吧!

1.熟記日課表

讓孩子熟記日課表,並且時時抽考孩子。對於許多丟三落四的孩子,當你詢問他當天要上哪些科目時,往往就是一整個搞不清楚,糊糊塗塗。由於背誦日課表在學校裡並不會考試,因此很多孩子連記都懶得記,往往等到要上課了都還沒有將課本拿出來,直到老師站在講臺上準備上課時,才匆忙在書包或抽屜裡翻找,自然就會被貼上“不用心”的標籤。

2.朗讀聯絡簿

在寫作業之前,先要求孩子拿出家庭聯絡簿朗讀三次,幫助孩子練習“解碼”的能力。例如:家庭聯絡簿上寫的是“語文P17~19”,必須讓孩子念出“寫語文習作本第17頁到第19頁”,而不是“語文P17~19”。事實上,如果在沒有額外練習的情況下,有一半孩子要到三年級時才會有將縮寫轉換成全文的能力。也正因為如此,對於有抄寫困擾的孩子,往往就會出現需要父母每天提醒才能完成自己家庭作業的情況。

3.自己收書包

每晚睡覺前,要求孩子依照家庭聯絡簿上的順序將物品依次放入書包,然後才在聯絡簿上簽名,幫助孩子培養自己整理書包的習慣。許多時候,家長們會覺得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其實是孩子無法在書包裡找到東西,甚至連辛苦寫完的作業也都會忘記帶或忘記交。建議每天在睡前半小時,教孩子養成自己看著家庭聯絡簿整理書包的習慣。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忘記東西的頻率開始漸漸降低。

【結論】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需要的是家長的引導與提醒,因為他們還處在學習和發展階段中。孩子需要父母的教導,而不是被抱怨或處罰,否則孩子將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很多東西因為在學校課程中不會考試,所以孩子就沒有興趣去練習,但是這些細節卻會成為日後影響孩子學習的關鍵。因此,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中具有良好的表現。

要求孩子將網球丟向牆壁,反彈到地上後,然後接住網球,連續30次。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網球漏接,則須重新計算次數。請漸漸練習,一開始可以從連續10次開始,以免孩子感到挫折。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手眼協調和力道控制,進而減少閱讀時跳字漏行的情況出現。

3.遠端抄寫的居家活動

(1)黑板抄數位

活動方式:準備一個黑板或畫架,在上面隨機寫下五組一連串的數字,每組再寫7~12個數字,然後要求孩子將黑板上的數字抄寫在紙張上面。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遠端抄寫,進而提高在學校學習的效率。請不要使用漢字來練習,因為這個活動主要是練習孩子的眼球動作協調度,而不是訓練孩子的書寫能力。

(2)“找不同”遊戲

活動方式:準備一些“找不同”書籍,然後將其中一半的圖片放在黑板或畫架上,另一半的圖案放在孩子的桌上。要求找找看這兩個相似圖片中,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有效促進:這個活動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遠端抄寫與視覺區辨,進而提高在學校學習的效率。

結論

通過遊戲更可以讓孩子願意克服自己的弱點,掌握適當的學習技巧,進而達到增加孩子專注力的目的。

同樣是要求孩子將手舉高100次,你覺得是吊起一個氣球讓孩子拍容易呢,還是緊盯著孩子刻板地去練習容易呢?將活動變得更有趣,你會發現孩子變得更喜歡練習,也會進步得更快。

改變孩子不用心的居家活動

相信有不少父母會為此感到很困惑:孩子常常丟三落四,搞不清楚要做什麼,凡事拖拖拉拉,但是只要父母在旁盯著,卻又一切表現良好。

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主動地學習,自己安排好時間,不要總是需要別人在旁提醒。

當家長希望孩子可以主動學習時,第一步就是要減少抱怨孩子。沒有人會喜歡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包括大人也是如此。要讓孩子自發主動地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孩子感到有成就感,而不是讓孩子感覺自己做不好。

當家長收起抱怨之後,要教導孩子培養三個好習慣。不過這三個好習慣在學校課程中不會考試,所以有些孩子也懶得練習,結果往往就會被貼上“不認真”的標籤。因此,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練習這三個好習慣吧!

1.熟記日課表

讓孩子熟記日課表,並且時時抽考孩子。對於許多丟三落四的孩子,當你詢問他當天要上哪些科目時,往往就是一整個搞不清楚,糊糊塗塗。由於背誦日課表在學校裡並不會考試,因此很多孩子連記都懶得記,往往等到要上課了都還沒有將課本拿出來,直到老師站在講臺上準備上課時,才匆忙在書包或抽屜裡翻找,自然就會被貼上“不用心”的標籤。

2.朗讀聯絡簿

在寫作業之前,先要求孩子拿出家庭聯絡簿朗讀三次,幫助孩子練習“解碼”的能力。例如:家庭聯絡簿上寫的是“語文P17~19”,必須讓孩子念出“寫語文習作本第17頁到第19頁”,而不是“語文P17~19”。事實上,如果在沒有額外練習的情況下,有一半孩子要到三年級時才會有將縮寫轉換成全文的能力。也正因為如此,對於有抄寫困擾的孩子,往往就會出現需要父母每天提醒才能完成自己家庭作業的情況。

3.自己收書包

每晚睡覺前,要求孩子依照家庭聯絡簿上的順序將物品依次放入書包,然後才在聯絡簿上簽名,幫助孩子培養自己整理書包的習慣。許多時候,家長們會覺得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其實是孩子無法在書包裡找到東西,甚至連辛苦寫完的作業也都會忘記帶或忘記交。建議每天在睡前半小時,教孩子養成自己看著家庭聯絡簿整理書包的習慣。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忘記東西的頻率開始漸漸降低。

【結論】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需要的是家長的引導與提醒,因為他們還處在學習和發展階段中。孩子需要父母的教導,而不是被抱怨或處罰,否則孩子將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很多東西因為在學校課程中不會考試,所以孩子就沒有興趣去練習,但是這些細節卻會成為日後影響孩子學習的關鍵。因此,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中具有良好的表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