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心理教育

身體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科學研究已經證明, 適當的身體運動, 有利於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 提高大腦神經系統的工作效率, 並且使幼兒體力充沛、精神飽滿、情緒愉快。 在體育活動中, 幼兒自己支配身體運動的自我意識表現越強, 身體練習表現出的主體能動性就越高, 學習效果也就越好。

幼兒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在組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意識, 激發幼兒身體運動的內驅力, 為人格培養和發展創造理想的體育環境;體育活動還可以促進幼兒自信心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Advertisiment

日常生活, 是兒童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

首先, 可以結合日常生活練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 蒙台梭利幼稚教育課程中就包括日常生活練習。 它包括動作練習、照顧自己和周圍環境以及文明禮貌訓練等內容。 這種日常生活練習可以滿足幼兒模仿成人的心理需求。

其次, 在一日生活的各種環境裡都應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充分利用幼兒日常生活活動, 進行隨機教育。 例如, 吃飯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遊戲時要注意合群, 生活需要合群性, 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養。

最後可以設立生活角, 開展編織、繡花、擦皮鞋等活動, 使兒童在共同合作中鍛煉合群能力, 感受群體感以及表達和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