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


即使是不到兩歲的嬰兒, 也會對別人, 尤其是對母親表現得友好、慷慨、親切。 毫無疑問, 有一些小孩子比其他小孩展露出更多的友善和無私。 既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樂於助人, 這兒就有幾條建議, 看看如何才能創造一個培養這類兒童的家庭環境。
創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有些父母堅信愛孩子、教育孩子、鼓勵孩子的作用, 他們的孩子也總是樂於助人、更富有同情心、更為別人著想。 這很可能反映出孩子與父母間的牢固聯繫, 同時也是你良好心境的結果。 毫無疑問, 這同樣反映出孩子效仿了你的行為,

Advertisiment
要是孩子情緒好, 她是極有可能幫助別人的, 所以努力讓她保持那種狀態非常值得。  
定規矩, 並且解釋
完全沒有紀律約束對培養孩子是有害的, 原因之一就是, 略帶專制的家長式作風令孩子成長、發展得更好。 大體上說, 孩子對於規矩和行為標準喜歡有明確的指示, 這也是培養高度自尊和令孩子受歡迎的方法。
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要是你打吉米, 會弄痛他的。 ”然後他們不但解釋這類行為的後果, 還愛恨分明的指出“你不可以打人”這條原則。 他們培養的孩子大多具有同情心, 更喜歡幫助別人。 有許多研究表明, 對孩子闡明慷慨助人的理由, 尤其是強調說明他人的感受時, 最能幫助孩子養成友善、體貼的行為方式。
Advertisiment

所有的父母都花大量的時間告誡孩子別去做什麼, 其實更重要的是告訴他們有些事為什麼不應該做--特別是當行為的結論會影響別人的時候。 制定一些積極的規則也很重要, 你應當重複闡明這些規則, 儘管有時令人覺得可笑, 比如“幫助那些沒我們幸運的人總是好的”。
佈置有用的任務
讓孩子在房屋四周或是校園裡做點有益的事情, 比如做飯, 照料寵物, 給不幸的孩子製作玩具, 或者教更小的弟弟妹妹們做遊戲, 這些都可以培養大多數孩子樂於助人的品質。 當然, 不是所有的孩子自發做這些事, 必須有人教他們, 鼓勵他們, 甚至有時強迫他們, 但只能是溫和的強制, 否則會適得其反。
以身作則
要培養樂於助人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現得大度、體貼、肯幫忙, 你就必須以身作則, 示範給孩子們看。 要是你言行不一, 孩子只會模仿你的行為;所以, 即使你把原則和指令講得頭頭是道, 也沒有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