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切菜的時候, 不小心被刀割破了手, 她本以為讀初中的女兒會心疼自己, 沒想到女兒連一句安慰的話都沒有。 林女士心寒地想:現在的孩子怎麼連同情心都沒有了?
Advertisiment
孩子早期“索愛”很關鍵
0-6歲這個階段, 是孩子索取愛的階段。 只有在這個階段, 父母給予孩子足夠多的愛, 孩子經歷了這個階段後, 才會把愛回饋給別人。 7歲以後直到進入青春期, 孩子從“我”的世界裡走出, 開始去關心父母, 實施他的愛。 如果早期孩子獲得了足夠多的愛, 進入青春期, 孩子不會出現逆反, 在生活中會主動向父母表達愛。
許多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上小學或初中了, 應該要體諒自己, 也希望獲得孩子的安慰和認可。 但往往事與願違, 孩子不但不表現出關切反而很冷漠。 其實這時家長應該反省自己, 如果家長在給孩子愛的時候, 沒有讓孩子感覺到這種和諧的氛圍,
Advertisiment
錯過“索愛”期如何彌補
如果家長錯過了孩子早期的“索愛”階段, 該如何彌補呢?
一, 要反省自己, 孩子出現任何問題首先都要從教育者身上尋找原因, 反省自己是不是經常在孩子面前發脾氣、抱怨、爭吵等。
二, 要理解孩子, 家長要求孩子關心自己, 就要先感同身受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思考問題, 耐心傾聽孩子所有的一切。
三, 要通過眼睛與孩子交流, 如果孩子害怕與大人對視, 說明孩子對大人很恐懼, 眼神的溝通和交流很重要, 通過眼睛的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誠。
四, 家長要學會向孩子道歉, 自己做錯了事要及時承認錯誤, 這樣才能與孩子建立互信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