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菌艙裡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 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 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 他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 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 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 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動做到兩不打擾, 一個略有噪音的環境還有利於養成孩子睡覺不怕打擾的好習慣。
剛生了寶寶的家長, 不少人總是非常小心地呵護著嬰兒的睡眠。 說話聲音壓得低低的, 把電話線也摘掉了, 生怕有什麼動靜吵醒孩子。 家長愛子心切可以理解,
Advertisiment
家裡有些動靜, 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睡覺。 父母在房間裡走動不用攝手攝腳, 說話也不必悄聲細氣, 否則孩子習慣了寂靜的環境, 突然聽到一點聲音反而容易驚醒。 無論嬰兒還是兒童, 只要平日習慣了家裡的一般嘈雜聲和說話聲, 即使有客人來訪談笑, 或收音機、電視機打開著, 甚至有人走進他們的臥室, 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
就像對睡眠環境常有“安靜”要求, 人們也習慣於在學習環境上要求安靜。
Advertisiment
現在一個比較麻煩的傾向是, 在學校裡或家庭裡, 我們總在盡力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除了課堂以“安靜”作為審美標準, 以喧鬧為壞現象, 甚至連小學的活動課也要求孩子們不出聲。 這方面經常是做得太過了。 教育應該為培養孩子的習慣而工作, 不應該追求表面的整齊和迎合某些消極癖好。 在學習環境方面, 既不需要故意製造喧鬧, 也不需要過分追求安靜, 順其自然才是最好。
當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學習, 找藉口說別人吵著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