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
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
社會不僅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而且對人才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這必將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社會交往和活動的能力。
然而,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
恰恰缺乏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他們因缺少同齡夥伴,
接觸面較窄而產生了諸如以自我為中心、攻擊性強、不合群等許多的社會性方面的問題。
要改變這種狀況,
作為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為幼兒創造交往的機會,
讓他們樹立交往的意識,
在生活中不斷提高。
一、開展各種活動增加交往機會
愉快的交往經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二、教給幼兒一些交往知識技能
孩子之間有種天然的親和力, 他們喜歡在一起遊戲, 但是遊戲時常常出現各自遊戲、相對獨立的局面, 或者相互攻擊、爭搶玩具的現象。 這都是由於孩子年齡小, 缺乏社會交往的知識。 因此在工作中我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交流技能, 如分享、合作、謙讓、助人、撫慰等通過鼓勵幼兒之間找朋友, 輔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增強交往的機會使幼兒在與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提高交往能力。 以夥伴的身份到幼兒的活動中, 激發他們活動、交往的熱情。 在孩子爭執時儘量不充當“裁決者”, 而是參與到孩子中, 尋找爭執的原因, 採用商量協調的方法。
Advertisiment
三、遊戲時多讓幼兒以強帶弱, 培養幼兒交往的興趣
遊戲是幼兒最樂於參與的活動, 在遊戲中, 可以讓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較弱的幼兒, 性格開朗的孩子多和性格內向的孩子接觸, 讓他們在交往中取長補短, 相互補充。 如在進行雙語課中, 故事表演一環節, 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和較弱的孩子一組, 共同來完成故事的表演。 還可以利用音樂、體育、表演等遊戲提高合作能力,
Advertisiment
四、積極爭取家長配合, 保持家園教育一致性
家庭環境、父母的培養、態度和方式對孩子交流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蘇霍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緻而複雜的任務”。 交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過程, 只有家長和教師要求一致, 共同培養, 才能取得較好得效果。 現代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 是家庭的中心, 容易養成任性、霸道、以自我為中心等缺點。 為了協調家、園教育, 我們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繫專欄、電話家訪等方式做好家長工作, 説明家長認識培養孩子交往的良好習慣與能力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總之, 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培養的, 孩子並非生來就知道, 如何適應社會生活, 我們作為教師或父母要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與人接觸交往, 逐漸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方式。 只要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 我堅信我們的孩子會健康成長, 21世紀會是更加光輝燦爛的“兒童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