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

孩子和父母一樣, 也需要和他人進行良好的交往,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育的不斷完善,孩子渴望更廣闊的天空。 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 孩子能平等地和各方面與自己相似的物件進行互動, 在活動中充分地表現技能, 並在活動中認識和評價自己, 這對他們的個性、情緒情感、智力能力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0~6歲寶寶的交際軌跡;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 其交往的目的、特徵、內容也有所不同。

5~12個月:寶寶可能會目不轉睛地看著其他小嬰兒, 甚至會伸手去摸摸、抱抱。 這時的小嬰兒並沒有太多交往的需要,

Advertisiment
他只是對其他嬰兒好奇而已。

1歲半左右:媽媽常發現他開始有了“交朋友”的舉動, 比如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 儘管是各玩各的玩具, 誰也不干擾誰, 但他們還是願意在一起而不願意分開。 當孩子再大一些能夠用簡單的語詞交流時, 他們就開始建立“友誼”了。

2歲左右:寶寶會告訴媽媽, 他喜歡和哪個小朋友玩, 不喜歡和哪個小朋友玩。

3~6歲寶寶:交往的動機單純, 注意力15~20分鐘。 “獲得快樂”是他們和同伴交往的主要目的。 他們不在乎同伴是不是喜歡自己, 不在乎自己在遊戲過程中有沒有“吃虧”, 只要他們自己覺得高興就可以。 很多父母疑惑不解:“我們家寶寶總喜歡和鄰居大孩子一起玩, 那孩子老欺負他, 可還是要跟著他!” 其實父母是“自擾”,

Advertisiment
小孩子願意和大自己1~2歲的孩子玩。 因為在和大孩子的交往過程中, 孩子們往往能體驗到更多的遊戲方式和遊戲樂趣, 既然“很快樂”, 偶爾吃點虧也是心甘情願的。 影響孩子交往品質的因素 孩子自身的社會技能會影響孩子與同伴交往的品質;當孩子嘗試和同伴交往的時候, 其社會技能的表現類型可歸為三類:

1、嘗試型:孩子試著和別人接觸, 使用一些讓別人注意的手段, 比如提出問題, 訴說自己的事情, 表達自己意見等。 ★強制型:孩子強行和別人交往, 如果同伴不答應, 他可能會以罵人、打人等暴力方式對待同伴。

2、逃避型:孩子害怕和別人接觸, 總躲避別人的注意。 嘗試型的孩子一般比較受人歡迎, 強制性的孩子是經常遭人拒絕的,

Advertisiment
逃避型的孩子則容易被人忽視。 父母可通過觀察, 或者和孩子的老師交談, 看看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型。 在幼稚園裡, 受歡迎的兒童往往贊同其他孩子的願望, 主動和同伴分享玩具與食品, 樂於幫助同伴。 在學校裡, 受歡迎的兒童通常是學習成績好, 能夠聽取其他孩子的意見, 但又能提出自己見解的孩子。

幫助孩子和同伴更好地交往和同伴交往, 可以使孩子更快地掌握社會交往規則, 獲得情感上的滿足, 同時還有助於自我建構。 對於那些在與同伴交往過程中處於不利處境的孩子, 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培養孩子遵從社交規則;被同伴拒絕的孩子, 很多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交往規則。 比如他在參與團體遊戲時,

Advertisiment
不懂得“輪流”規則, 只想自己先玩夠了;小朋友們一起商量做哪項活動時, 他也不知道“協商”“少數服從多數”一味地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做。 為此, 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 不妨制訂明確的交往規則, 要求孩子遵從。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在餐桌上, 不必每一次都把孩子愛吃的東西全留給他, 而是適當地分給其他家人, 然後告訴他:好東西人人都喜歡, 所以大家要公平地、輪流地享用, 不能夠一個人獨佔。 久而久之, 孩子在與父母交往過程中習得的社交規則, 能被他逐漸內化形成鞏固的能力後, 再運用到和同伴的交往中。

教孩子具體的社交策略;父母可教孩子學習一些具體有效社交策略。 例如, 對於前文中提到的強制型和逃避型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可以直接教他們學習社交策略。 比如當孩子想加入其他人的遊戲時, 可以教孩子友好地向人詢問:“我可以參加你們的遊戲嗎?”“我想和你們一起玩, 可以嗎?”或者教孩子注意觀察其他小朋友。

當別的小朋友在遊戲過程種出現了麻煩, 如搬不動東西時, 可讓寶寶主動上前提供幫助。 如果其他小朋友表現得出色, 可教孩子不妨讚美他:“你做得真好!”如果孩子害羞, 父母可鼓勵他先找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 和一個人多接觸幾次, 再慢慢去和其他孩子接觸。 社交策略的學習, 對鼓勵膽怯型的孩子勇於交友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創造具體的情景鍛煉交往能力;父母還可以做的是創造一些具體活動, 吸引孩子們走到一起共同活動。交往需要情景,對孩子而言,交往的最好前提是共同做某項彼此都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沙包,教孩子們做丟沙包的遊戲,或者在家中舉辦小小晚會,邀請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一起參加。儘管孩子在幼稚園或在學校能夠獲得機會和同伴交往,但父母還是不妨自己再創設一些活動,觀察孩子與同伴交往的特徵如何,再有針對性地進行交往能力的培養。

引導孩子體察他人的情感變化;在同伴交往中,對他人情緒的正確感受和積極反應是交往的基礎。教孩子敏感地判別他人的情感變化,是父母應當重視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過看電視、遊戲等方式,教孩子觀察人的各種情緒變化是如何通過臉部表情以及肢體動作來表現的。還應注意引導孩子學會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會造成什麼樣的情感變化。可以多問問他:“如果你是別人,這時你會怎麼想?是高興還是生氣呢?

溫馨提醒;父母如果嘗試過多種方法,孩子仍不願意與同伴交往,或者和同伴交往時總要發生磕碰,父母不妨帶他去專業心理或教育人員處看看。如果經過判斷,孩子並無精神與心理上的疾患,父母不妨隨孩子天性。幼年時期的交往行為,不一定就是成年時期交往模式的預演,最重要的原則是讓孩子覺得快樂,覺得安全,覺得自在。

吸引孩子們走到一起共同活動。交往需要情景,對孩子而言,交往的最好前提是共同做某項彼此都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沙包,教孩子們做丟沙包的遊戲,或者在家中舉辦小小晚會,邀請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一起參加。儘管孩子在幼稚園或在學校能夠獲得機會和同伴交往,但父母還是不妨自己再創設一些活動,觀察孩子與同伴交往的特徵如何,再有針對性地進行交往能力的培養。

引導孩子體察他人的情感變化;在同伴交往中,對他人情緒的正確感受和積極反應是交往的基礎。教孩子敏感地判別他人的情感變化,是父母應當重視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過看電視、遊戲等方式,教孩子觀察人的各種情緒變化是如何通過臉部表情以及肢體動作來表現的。還應注意引導孩子學會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會造成什麼樣的情感變化。可以多問問他:“如果你是別人,這時你會怎麼想?是高興還是生氣呢?

溫馨提醒;父母如果嘗試過多種方法,孩子仍不願意與同伴交往,或者和同伴交往時總要發生磕碰,父母不妨帶他去專業心理或教育人員處看看。如果經過判斷,孩子並無精神與心理上的疾患,父母不妨隨孩子天性。幼年時期的交往行為,不一定就是成年時期交往模式的預演,最重要的原則是讓孩子覺得快樂,覺得安全,覺得自在。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父母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可以多與孩子交心,培養樂觀的性格,並積極的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不氣餒。 [詳細答案]

  • 4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忽視和否定孩子的學習和探索行為,努力用他的眼光去觀察世界,跟他一起去驚異、提問、討論,共同做出結論。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培養孩子自知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怒哀樂的不同情緒。父母每日抽點時間跟孩子交談,引導孩子坦白說出自己的感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培養孩子自信 孩子的自... [詳細答案]

  • 1回答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好玩”。家長要善於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天賦,只有發揮孩子的優勢才能使其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容易取得成功。其次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要多表揚,...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